砥砺奋进十年路 不忘初心再出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高等教育领域,安徽大学出版社依托安徽大学以及省内其他高校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化、精品化、系列化、配套化”的发展思路,以国家级别、省级规划教材与校本教材建设为基础,系统规划专业教材建设,整体提升高校教材出版质量与出版水平,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适用于高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系列教材与教辅用书,其中两种教材列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别规划教材,两种教材列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2种教材列入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省级别规划教材,79种教材列入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三五”省级规划教材。

    学术出版方面。学术出版是安徽大学出版社的特色之源,是服务大学母体和地方文化的基础板块。

    安徽大学出版社以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为抓手,高度重视重大项目的选题规划立项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出版基金等支持,出版了一批导向正确、内容健康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的精品图书

    《楚帛书诂林》《上博楚简文字声系(1—8)》《徽学文库》分获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楚系简帛释例》《金代文学编年史》获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自安徽省组织评选“十佳皖版图书”以来,安徽大学出版社每年均有图书入选年度“十佳皖版图书”。

    《当代俄罗斯哲学译丛》《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战国文字摹释总集》3个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抗日复台档案选编》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张廷玉全集》《桐旧集》《桐城派名家尺牍》等5个项目入选“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桐旧集》《吴潜全集》《吴震生全集》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4年,安徽大学出版社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后期资助成果出版基地,是安徽省首次获批的出版机构,至今已有10多种图书获得资助出版。

    《陈垣全集》《张英全书》《上博楚简文字声系(1—8)》《全唐诗词语通释》《梦想的力量——中国梦青少年读本》《徽学文库》《尔苏语词汇通释》《姚文然全集》《安徽省图书馆藏桐城派作家稿本丛刊》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诗情画意的安徽》《明清徽皖篆刻简论》《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先后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其中,《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2018年由韩国昭明出版社以韩语出版。

    合作共赢:

    规模与效益稳步提升,人才建设成果显著

    合资重组以来,安徽大学出版社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有效品种不断增加,渠道拓展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社条件不断改善。

    合资重组前,安徽大学出版社的基础教育图书品种主要为地方版二类教材与合作教辅,高等教育图书主要为安徽省内高校公共基础课教材与校本教材,安徽省外市场主要以馆配市场与少量零售市场为主。

    北师大出版集团充分发挥安徽大学出版社的自身优势,将安徽地区适用的基础教育类教材教辅业务通过授权等方式与安徽大学出版社开展联合运营,安徽大学出版社的经营规模得以迅速扩大。2019年,安徽大学出版社的年度销售码洋较合资重组前翻了两番,呈现出高等教育教材、基础教育教材、教辅类图书、一般图书与学术专著等多品种共发展的新格局;教辅类图书从零起步,已成为出版社的重要经济支柱。合资双方均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预期目标,双赢局面令人振奋。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合资重组起步时,安徽大学出版社的人员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方面均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合资重组以来,安徽大学出版社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尤其是编辑与营销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出版人才队伍基本形成。2019年,编辑、营销和印制等专业人员占比超过70%,优势兵力向一线业务岗位集聚;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员工占比三分之二,真正做到了专业骨干年轻化;从职称结构来看,中级以上职称员工占比超过60%,基本做到专岗专才专人;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60%。在安徽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出版社的办公场所、库房等基础设施均得到彻底改善。2018年5月,安徽大学出版社搬进新办公大楼,从根本上改善了发展环境,企业面貌大为改观。

    放眼未来:

    深化京皖资源互通机制,聚焦高质量发展

    (一)以合作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安徽大学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

    合资重组,壮大了安徽大学出版社的体量,扩大了安徽大学出版社的规模,提高了安徽大学出版社的效益,进一步增强了共赢的信心,拓展了深度合作的空间。今后一段时间,来自北师大出版集团的产品资源或管理资源的输入,将继续在安徽大学出版社的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安徽大学出版社将开展更广泛、更多样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的特有功能,充分发挥安徽大学在省内高校阵营中的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安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为安徽高等教育创新突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增强安徽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10年的发展与积累,安徽大学出版社经济实力与专业基础大大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但面对内容产业的技术迭代和发展变局,双方应持续投入更多资源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尤其是高级出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安徽大学出版社将从战略高度落实好人才建设规划,在体制机制创新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进一步促进两校出版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共建共享,助力安徽大学出版社创新治理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以特色为基调,进一步增强安徽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创造力

    安徽大学出版社高度重视发挥特色与优势,坚持在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重点领域耕耘,突出徽学、桐城派、地方戏曲三大核心出版板块,围绕汉语言文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徽学及地域文化研究、创新与发展等专业领域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但学术高地的基础还未充分夯实,高峰的培育尚需时日。我们要大力弘扬“坐冷板凳”精神,在优势选题板块下苦功夫,在深耕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让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四)以融合为取向,进一步增强安徽大学出版社的产品创新力

    安徽大学出版社需要加快智慧出版步伐,加大智慧出版工作室建设的力度,高效利用AR/VR、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与服务,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元开发,实现呈现介质多元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有效满足读者获取知识渠道和方式多样化的需求。

    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安徽大学出版社将根据安徽大学与北师大出版集团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不忘大学出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初心,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机遇,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着力转型发展,稳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改革促创新,向管理要效益,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资源整合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在做大做强出版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板块支撑发展新模式,传承“徽腔徽韵”,融汇“徽调京腔”,用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回馈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期待。

    (饶涛 陈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