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现代性的重要尺度
美育不同于美育思想,如同美学不同于美学思想一样。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始于1750年鲍姆嘉通的著作《美学》出版,鲍姆嘉通因此被称作“美学之父”。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人,是席勒,他于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对美育的性质、特点及其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该书也因此被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如同美学,美育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也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然而,美育作为一种思想,其源头却要追溯很远很远。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美在和谐”是美育思想的光辉开端;在我国,从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优良传统。在教育活动中关注审美,用优美的艺术滋养心灵,这一美育思想是和人类思想的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巧合的是时间,卡尔·雅思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东方和西方都出现了自己的思想大师。那是一个人类理性获得重大突破的历史时期。
因此,对美的追求、对美育意义的认识,可以看作人类精神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是人类从混沌走向理性,由蒙昧童年进入青春少年的一个显著标志。《美育:怎么看?怎么办?——美育经典选读》(杨斌选编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书的追溯,就从聆听那些古老而遥远的智者声音开始。
1
如果说,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在差不多同时猛然觉醒,惊讶地发现了美,发现了美在教育生活中的意义,从而迈开了文明进化史上的一个大步,那么,再一次的觉醒和飞跃,主题则是人的发现,人的价值、命运和人生意义的重新确认。
在西方,是文艺复兴,人的解放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狂飙突进,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对抗“神性”,高扬人文主义旗帜,为近代美学、美育思想的发育成熟“提供了历史前提,打下了基础”(参见陈育德:《西方美育思想简史》);在中国,则表现为魏晋风度,表现为“文的自觉”和“人的主题”,“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和人对自身价值的发现密切相关。西方美育思想累积了丰富的成果,大师辈出,特别是近代美育把个性的自由解放,融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美育话语在教育生活中获得了突出的地位。在中国,虽然文学艺术这些美育实践门类也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绩,但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洪流却一波三折。这条重要的思想线索,直到20世纪初叶,随着西学东渐,才由王国维、蔡元培等重新拾起,奔走呼号而风气渐开。
美育的荣枯,其实也正是历史行程的缩影。
2
审美,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文艺问题。美育的缺失,即现代性的缺失。
中国这艘现代化航船,于1840年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起锚,一路惊涛汹涌,激流险滩,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才出现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良好势头。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同步,美育的命运也必然如此。我国对美育的真正重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9年6月正式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标志着我国美育事业开始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历史常常在二律背反的两难局面中前行。
时代急切地呼唤美育,实践层面的美育却有些尴尬。一方面,我们在努力追赶现代化步伐,不断提升教育现代性品质;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因袭着沉重的传统负担。从前一方面而言,亟须大力加强美育,把德智体美劳五育结合起来,以培养精神解放、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丰沛的一代新人;而在后一方面,现代化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福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同样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一特定的社会阶段性特征极大挤压了美育的空间,智育至上、应试第一让美育课程和活动成了奢侈品,美的匮乏极大降低了教育的品质。令人错愕的是,还有些人甚至常常忽略了教育的现代性品质,而直接把教育装备、技术现代化等同于教育现代化。真乃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也许,你可以理解这就是本书最直接的编写缘由;当然,其实远不止于此。
3
如果说,在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美育是教育现代性的一种尺度,那么,当现代化水平高度发达,尤其是到了所谓“后现代”时期,美育便成为对教育的一种必要补偿。
预言这个秘密的首先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社会必然存在人与机器的矛盾: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异化劳动”必然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而弥合这一裂痕的路径,除了制度性变革,便是让审美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在此意义上,美正是一切异化的对立物。人,只有在真正自由的创造性的劳动中,才是美的。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真正深刻地揭示了美和审美的秘密,也极大拓展和深刻揭示了美育的境界。在马克思之前,虽然人们也已经提出美育的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理想的人性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但是其中无法实现的秘密,只有到了马克思那里,才真正揭示清楚。
于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照教育,美育便有了更高、更深、更为丰富的内涵。教育,必须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而且,德智体美劳不是互不联系、可以截然分开甚至割裂开来的单一活动,而是可以也应该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有机整体。美是一种尺度,一种自由、和谐、创造的尺度,用这把共同的尺子去衡量教育活动,德育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和说教,而是凸显人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健全人格自由心灵的“人”的精神塑造工程;体育不再是机械的动作训练,而是服从服务于健美体魄强健精神的塑造;劳动的过程,便是放松身心、学习创造和掌握工艺规律的过程。用这把尺子去衡量教学,教学便成了艺术,教学劳动成了艺术创造活动,美育不仅限于艺术教育,审美活动应该拓展至所有学科教学之中,美育方法也由单纯“以美育人”升华为“立美育人”。于是,教育学嬗变成为教育美学——让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成为“立美育人”的过程。教育美学,属于未来也属于当下的教育学;融会熔铸了美育精神的教育学,让教育生活走向教育之美的教育学,就是教育美学。
若此,美育,不再是教育的附庸,而是对教育的有益补充。虽然,这似乎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是,教育原本就是理想的事业,而且这是可以无限接近于实现的理想境界。
1912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登高而呼,极力倡导,终将美育写进了政府教育方针,为中国教育吹进一股清新的风;在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之后,美育又一次被确定为政府教育方针。历史老人步履蹒跚,但终究在执着前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与一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化大潮汹涌澎湃,社会强烈召唤创新人才,时代不断向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亟待加强美育。美育,任重而道远。如果再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放眼远望,正是在20世纪前夜,尼采发出“上帝死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灵魂呐喊,表现出对未来人类命运的高度关注和焦虑,一百多年来,哲学家不断试图回答现代化浪潮下人类灵魂漂泊精神无根的问题,前途渺茫,家园何在?虽然答案不一,但“以美育代宗教”却愈益成为最强之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相关链接
给教师的美学书单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第1版。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
《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
《创造的秘密》,[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劳动美学》,[苏]Π.N.诺维科娃著,左少兴、王荣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