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声响动乌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广东省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市学科带头人、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作《从新高考、新课标看中小学教改走向及应对策略》主题报告。本报记者 梁丹 摄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专家库专家、浙江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蔡伟作《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主题报告。本报记者 梁丹 摄 ③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实验中学校长蒋晓敏作《致远文化,引领教师活力发展》主题报告。本报记者 梁丹 摄

    新课标新高考,对高中教学,乃至初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0月17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多功能厅,与室外细雨霏霏的湿冷不同,室内气氛相当热烈。从当地实际需要出发,中国教育报刊社“宣讲行送教行”大型公益活动团队的专家,围绕新课标新高考、课堂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话题,以报告形式,与该县280多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进行了分享。

    对标新高考新课标,教改之路如何走?

    从2021年起,贵州将取消高考现行的“3+文理综合”模式,实行“3+3”自选模式。

    未来的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录?报告伊始,带着当地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广东省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市学科带头人、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开宗明义,围绕新高考方案、新课标要求,详细阐述了改革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高考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正在向‘价值引领、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进行转变。”刘荣青表示,传统的强调人的工具性的“育分”教育正在向追求全面个性发展的“育人”教育转变。

    刘荣青介绍,目前,学生的志愿填报依然是一种同侪博弈下的利害选择,而在新高考后,专业加学校的新录取方式,则要求学生在高中3年,甚至初中、小学更早的学习阶段,挖掘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关注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将是改革的重点”。

    理念有了,但怎么落在课程教学上?刘荣青分享了以学生“习得”为核心的“习本课堂”这一新教学模式。

    “以习为本、因习而得、由习而异。在我看来,‘教’和‘学’应该服务于习,学生‘习’的能力和程度,才是教学的落脚点。”刘荣青说,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习本课堂通过课前习、课中习和课后习3个教学阶段,帮助教师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习得训练,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让孩子们在“习”中学会学习。

    沿河县洪渡距离县城有近60公里的路程。为了这场报告,洪渡镇完全中学副校长易昌强早晨5点半起床,驱车两个半小时赶到会场。他说:“我们的课堂和深圳的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之前因为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教师还是以传统课堂为主,听完报告后,我们打算探索如何把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

    直面教学方式方法,课堂创新怎么做?

    “一切教育的改革,最终都要落在课堂上,许多美好的顶层设计,最终没有获得成功很大的原因是课堂没有发生变化。”报告中,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专家库专家、浙江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蔡伟用段子和自己从教时亲历的故事,总结了传统课堂上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等弊病。

    “一成不变的课堂,即便是精妙的,时间长了也会令人审美疲劳,更不要说那些满堂灌、‘一刀切’的课堂。”蔡伟结合丰富的案例,阐述了自己对课堂教学创新提出的几大原则,“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脑、生活为主线、宽容为主心、有效为主骨……”

    “蔡教授的内容很抓人。下午开会本来很容易犯困,但是蔡教授的故事太生动了,大家听得入神。”沿河县第四中学教师田志丹说。

    实在、亲近又实用,是官舟镇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冉旭琴听完报告后的感受。“我平时也参加很多培训,我觉得咱们这场培训特别实在。”冉旭琴说,这些从一线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专家,不仅非常懂得基层教师的体会和心情,还有真真切切的实际经验和有用的理论。

    故事法、乐教法、游戏法……同样地,从实例出发,蔡伟为教师们介绍了11种课堂创新的具体方法。

    “唯一遗憾的是时间有限,蔡教授很多内容没有展开讲,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特别想继续听下去。”报告后,冉旭琴和蔡伟互加了微信,“以后有什么难题问题,我也有了大教授可以咨询。”

    引领师生全面成长,校园文化怎样建?

    “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面对学校管理这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实验中学校长蒋晓敏,在报告中鲜明地提出“文化管人才能成就人”。

    “学校文化需要凝练,需要从学校的历史、办学特色等出发。”蒋晓敏介绍,作为百年名校,中山市实验中学是从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中摘取了“致远”二字作为学校文化的代表,引领师生全面成长。

    在中山市实验中学,以文化涵养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承载在学校的一花一木、一桥一梁中。星耀楼、星光楼、日臻楼等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名称,用旧水塔、老土墙改造成的火炬楼、“长城”……蒋晓敏用丰富的图片,描绘了一座充满创造力和艺术气息的文化校园。

    以校园文化为引领,中山市实验中学建起了以“致远”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涵盖责任教育、艺术教育等的“心致远”;包含创意课程、人文课程等的“知致远”;涵盖领导力课程、志愿服务等的“行致远”。

    “在我们学校,调动教师积极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蒋晓敏说,“以文化荡舟,求渡人渡己”。

    夹石镇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兼教研员杜静说:“我们当地很多学校也有好的做法,比如特色的社团活动、教学活动等,但是听完蒋校长的分享,感受到实验中学的品牌文化后,我觉得我们的随意性比较大,还没能主动地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没有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很务实,有实招。”这是当地教师听完蒋晓敏报告后的感受。面对这位老校长、名校长,当地教师、校长们也“不客气”地请他支招儿:“蒋校长,我是一名刚带初二学生的班主任,我感觉初二学生太不好管理了。对于学生管理,您有什么好方法吗?”“蒋校长,您刚才提了很多具体的法子,对我们沿河学校也能有用吗?”

    “3位专家的报告精彩、积极、生动,他们都是从身边的例子和真实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讲理论讲方向,为我们沿河县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考,也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沿河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华说。

    从教27年的刘荣青,提到自己在上课、讲课时有个习惯,喜欢随时关注台下听众的神态、眼神。3场报告结束后他说:“我看到沿河的教师,眼神清澈、专注、笃定,大家都愿意奋发向上,这非常重要。我相信沿河教育非常有希望。”

    千里乌江,百里画廊。教育新声正响动沿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