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幼一体化育人”的厦门实践
二是建强“文化育人”平台。充分挖掘文化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重点在“校园文化、主题教育、优秀典型”三个方面进行打造。
第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围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读书、心理等“校园六节”,开展有特色、有创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100个校园社团,每年举办全市数万学生参加的社团嘉年华和“百团大战”活动。
第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打造高校“三爱”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特色品牌,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每月开展一项充满正能量、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如嘉庚精神月、心理健康月等),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隐性课程。
第三,发挥优秀典型作用。汇编厦门市高校“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让大学生受教育。在全省率先出版“英雄小八路”等红色基因的《鹭岛红星闪耀》中小学生读本。
“心理健康月”是厦门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年都会举行。2019年,翔安区开展了16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心理健康知识公益巡讲活动。集美区实施“呵护新同学成长”家庭教育计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以及中考学生,以及行为偏差生、辍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帮扶。
三是建强“实践育人”平台。从基地建设、活动组织、项目研制3个方面持续丰富平台建设。
第一,建好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制定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的基地(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创建40个市级、11个省级以上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基地,统筹校内外216个社会实践基地。
第二,开展好校内外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编印100万册学生社会实践护照,每年举办近千场10多万人次学生参加的夏令营活动,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志愿服务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厦门市高校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将实践育人活动与专业发展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比如,集美大学建立机制,鼓励师生科技下乡,让师生发挥自己科研特长,运用于生产实践,学生深入一线向农民学习,同时,把学到的经验知识以及采集到的问题反哺教学。
第三,创建优质特色项目。研制大中小幼一体化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建设22项研学精品课程,创建41项市级、22项省级劳动教育特色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育人场”。厦门市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在全国推广。
现在,厦门市各个区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2019年全年,厦门市总体协调策划举办各级各类夏令营活动700多个,其中市级夏令营190个。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不同学生年龄特点的夏令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深刻体验生活的机会,打造了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在劳动教育方面,各中小学校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积极探索推进劳动教育的好路子、好方法。翔安区安排学生参与校内劳动,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让学生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劳动入手,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同安区以厦门市综合实践基地为龙头,整合竹坝周边南洋书院、鑫美园、百利种苗、芳都杨桃园4家基地的研学资源,并陆续组织各中小学开展研学活动,进一步满足了研学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需求。
志愿服务也是厦门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厦门一中组织的“薪火相传爱心接力”慈善活动,9年一直没中断过。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学生千方百计购得大量护目镜、医用手套等医疗物资,捐赠给湖北黄冈的医院,表现出良好素质。
四、健全四个机制
一是健全行政主导机制。在整体推进上,强化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采取行政主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继承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为一体化育人方式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在学校推进上,坚持以课题为引领,组织学校领导、德育专家、教科研骨干及一线教师深入开展“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策略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教师实施上,坚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统领推进,建立工作考核导向机制,充分利用“指导纲要”和“案例选编”,开展学科育人工作。厦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作为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参评“福建改革地图”展示案例。
二是健全学校主体机制。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把学校落实“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作为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关键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明确校长是学校育人的第一责任人,把改革创新育人方式、提高育人本领作为各级各类校长培训的重要内容。各校均形成以学校党组织为核心,以德育管理干部、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全市构建形成“思政专业+校本德育+学科融合”的德育模式。
三是健全家校社共育机制。教育部门主动“出击”,建立了宣传、妇联、文化、卫计委等部门多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发挥“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大课堂”的作用。近年来,先后出台厦门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每年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学校”活动。厦门市坚持每年开展“校长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主题活动,坚持班主任全覆盖登门家访制度,创新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心理教师组团开展项目化、跟进式家访新模式,近3年共组织近10万人次教师,走进52万个学生家庭,5000多人次校长进社区,使“两进”成为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一种有效方式。厦门市“校长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主题活动作为德育典型经验在全省教育系统推广。
2019年,厦门市各区各校持续开展“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常态化开展家访工作。2019年,各中小学校级领导1789人次共走访了1440个(次)社区,教师35349人次共走访了286993个家庭,其中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11327个。
各区也开展了系列“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厦门市海沧区学校与周边社区签订共建协议53份,合作开展活动。海沧中心小学与海沧社区共同发起“沧江古镇”保护行动,洪塘小学与社区共同举办夏令营,各校园的文艺节目积极参加街道、村居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宣传活动。
四是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厦门市高校建立校院领导带头听课、校督导组全面评课制度,组建市、区、校三级中小学思政学科指导组,开展多维度思政学科质量监测,初步形成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学校德育质量评估和学生品德发展监测标准,把学校德育工作、育人方式创新纳入文明校园创建以及对区对校绩效考核、综合督导评估等学校管理考核体系。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新,建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构建与教育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徐金生 苏 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