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学校更应成为师生的精神港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后疫情时代,学校办学视域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新格局、新生态,校长的办学理想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新境界、新样态。在后疫情时代,学校更应该成为师生的精神港湾,因为学校是师生心灵依归的重要场域。

    港湾是什么?港湾是一种天然的屏障。

    港湾本是船舶用以避风、避浪的地方,作为港湾最重要的条件在于它所能提供的庇护如何。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于安全的停泊。后疫情时代,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学校要成为学生的港湾,就是让所有来到学校的孩子都可以安全到达成长成才的“目的地”。尊重生命,敬畏童年,就要让孩子在学校获得最理所应当的呵护,更要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潜能,唤醒他们身体中巨大的能量。好问、好学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想象力是孩子的潜能,所谓教育就是把天然天赐的美好,慢慢地、慢慢地牵引出来。

    学校就是要成为这样的师生“学习的地方”,学习知识、学习成长,因为这是学校的本义。

    港湾还是什么?港湾是一种文明的强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来不具备自然优势的港湾会被人类利用,通过人力的拓展和加深,形成真正利于生产生活的港湾。而在教育领域,学校教育促进了文明的创新与进步。后疫情时代,学校也要成为“港湾”,也就是说学校要成为可以容错的地方,提供给所有孩子去改变、去创新、去发展的大空间,成为所有孩子提升自己的最好舞台,进而成就每一个孩子自身的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而原始创新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当下及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具有真正原创核心的“卡脖子”技术竞争日趋激烈,急需学校培养一大批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未来人才,这是培育担当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学校就是要成为这样的师生“创新的地方”,改变观念,发展创新,因为这是学校的要义。

    港湾更是什么?港湾更是人们心灵的故乡。

    能让人最终得以慰藉和安顿的地方,总是童年的故乡,因为那是初心与亲情凝聚的出发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该“传承知识、传承真理、传承文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因此,教师应该有大的格局、高的眼界,秉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追求五育并举。在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是否健全开展,是衡量教育品质和品位的天然尺度,更是儿童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核心内涵。因为“个性自由”是“全面发展”的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更具“灵魂”性质的维度,或者说“全面发展”本身就涵括了“个性自由”。只有如此,学校才能成为每一个孩子最自由、最安全、最信任的心灵故乡。

    学校就是要成为这样的师生心中“美好的地方”,安顿心灵,慰藉成长,因为这是学校的意义!

    (作者系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