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辞书事业与文化强国建设
辞书汇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构建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作为文化的浓缩和体现,辞书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辞书编纂出版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发展同步,改变了“大国家、小字典”的落后面貌。
1950年8月,为编写《新华字典》,叶圣陶先生领导的国家新闻出版署编审局专门成立编写机构“新华辞书社”。1953年12月,《新华字典》出版。此后几十年,《新华字典》不断修订更新,见证着共和国成长的光辉历程,成为哺育一代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食粮。
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把加强汉语规范化列为研究所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而《现代汉语词典》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成果。1956年7月,为编写这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词典,《新华字典》的编纂机构——新华辞书社和民国时期《国语辞典》的编纂机构——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并入语言研究所,成立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规范性词典,是各种语言规范的载体,随着语言生活实际的变化而不断修订。比较而言,语音规范相对硬性,但也必须反映语言生活实际及其变化,允许超出普通话语音系统,如口语音“嗲、噷”。词汇规范是开放的,要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就必须以北方方言词汇为基础,兼收古语词、书面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0世纪50年代,老《辞海》、老《辞源》已经不能适应读者的查考需求,修订工作也列入议事日程。新《辞海》定位于大型综合性辞书,兼收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1958年设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65年“未定稿”内部发行,1979年出版。新《辞源》定位于大型汉语辞书,收录古代汉语,兼及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词语。1958年启动修订,1983年四卷本出齐。
《汉语大字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音义最为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汉语大词典》是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纂原则的大型汉语词典,两者均于1975年启动编纂,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卷陆续出版。编纂自己国家的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百年梦想。197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关于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报告,1993年这部我国学者独立编纂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学科卷全部出齐。这些辞书的出版,结束了我国没有历时性汉语大型语文辞书与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为数众多的民族语文辞书、外语辞书等也相继出版。
21世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辞书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大势所趋。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提出“融媒辞书”,辞书与相关资源相互融合,实现不同媒体、编者与用户之间相互融合。融媒体的关键是“融”,是把传统传播方式纳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两大领域中。当今的辞书实践正在向着“融媒辞书”的方向发展。今年8月,整合了《汉语大词典》《大辞海》《英汉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的“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在上海发布。《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已经推出或正在开发各种类型的数字版、网络版。
一些品牌辞书的多语种外译工作积极推进。《新华字典》汉英双语版已于2013年出版,《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的翻译工作已基本完成,格鲁吉亚语版、阿拉伯语版、俄语版、西班牙语版、波斯语版的翻译工作都陆续启动。
我国辞书编纂同质化出版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内向型汉语辞书发展较好,但外向型辞书的编写还比较薄弱,不少各民族语文辞书和专科辞书长期没有修订更新,现有辞书的数字化、融媒化进展还比较缓慢。因此,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注重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自觉地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总结品牌辞书的编纂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打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传世精品,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秘书长、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