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也有“硬核技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5年,重庆文理学院教师胡守敏在香港参加完学术会议,在机场大巴上遇到几位印度人正在热议当天《文汇报》上的一则新闻——中国内地一高校研发出了纳米银线,成功解决了制造柔性触摸屏的技术难题,巧的是报道提到的那所高校正是重庆文理学院。“作为重庆文理学院的教师,我特别骄傲。”在思政课上,他把这个故事一次次讲给学生听,告诉他们“我们虽然是一所地方院校,但我们也有‘硬核技术’”。

    这所坐落于重庆市永川区的市属本科院校还研发了不少类似的“黑科技”。近5年,该院承担了770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发表SCI论文959篇,研发的低介电常数玻纤复合材料、纳米银线透明导电材料等技术,解决了我国光电产业发展中的部分“卡脖子”难题。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积极服务中国制造产业升级,重庆文理学院“蹚”出了一条应用型本科建设之路。

    转型:准确定位破茧而出

    这些令师生们自豪的成绩,要从学院的转型说起。

    “我们到底要办什么样的大学?”2007年,重庆文理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这个方向性问题摆在了全院教职工面前。

    “当时,我们脑子里一片迷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的30多年来,孙泽平见证了学院的变迁,他至今也忘不了学院转型初期的抉择之艰难。

    经历了3次本科教学大讨论,并赴国内各类高校调研考察后,重庆文理学院最终提出:“学院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建设成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院校。”

    然而,质疑声、反对声,声声“响亮”:“什么是应用型?跟高职高专有什么区别?”“应用型还有本科特征吗?”……

    “不要做过多的争论,先干起来再说。”学院领导班子决定摸着石头过河。步新局、走新路,学院首先确定了办学定位,即建设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确立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

    但是,疑声又起:“一所地方院校,顶什么‘天’啊?”

    恰在这段时间,重庆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被学院上下的热诚态度感动,2008年主动提出到重庆文理学院,在这里组建团队,开始研究纳米银线透明导电材料,寻求柔性触摸屏关键技术的突破。

    至此,重庆文理学院办学“虹吸”之势已成。

    学院引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创新靶向药物科研团队”研发的“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2018年5月同时获得中美两国临床批文。团队重要成员陈中祝研究员说,之所以选择重庆文理学院,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创业环境和对科研的重视。

    “我们设计了顶层目标,让部分学科像‘985’‘211’高校的那样在经济主战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同时,注重产学研融合,主要与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结合,服务地方需要。”重庆文理学院校长黄伟九说。

    如今,重庆文理学院已从一所师范类高校,变成拥有10个学科门类66个专业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体系,形成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智能制造类、材料类、医药与环保类、现代服务业与文化创意类、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类等学科专业集群。

    学科专业集群的发展,有效服务了重庆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又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带来了发展契机。

    服务:学科建设对接地方发展

    重庆的主要产业是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产业、笔记本产业、电子信息业等。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作为我国工业重镇,重庆市快速响应,优化产业结构,面向智能领域转型升级。

    然而,企业的转型升级、产品迭代,都离不开高校技术的支持。“本地企业如果请外地专家现场指导,时间成本太高。而且,一个技术难题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重庆文理学院科研处处长罗天洪兼任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是跑在服务企业第一线的团队带头人,“从小项目延伸到大项目,渐渐地,企业发现我们在研发方面也有很大优势。后来,企业会主动给我们研发经费。”

    今天,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团队,已与本地40多家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60多项,成功实施技术转化应用10多项。

    “材料产品的迭代速度非常快,但我们很难搞清楚材料改良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跟高校合作,关键就是解决基础理论层面的问题。”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说,企业为了走国际化、产业化路线,从2015年就开始了与重庆文理学院材料团队的合作。

    “重庆文理学院瞄准了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进行深度合作。”重庆市永川区科技局局长漆远英介绍,重庆文理学院主动对接永川区科技局及四大产业园区,先后组织材料成型、环境修复、智能产线、智能装备制造、信息化技术、医疗大数据、特色植物、功能材料等科研团队300余人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定位技术问题根源,定制攻关方案,助推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档升级。学院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当地企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重庆文理学院探索的这条产学研合作新路,助当地企业实现了产业升级,也让自身的科研紧跟企业前沿需求,学院学生也在企业实践中受益良多。

    2016年,张从志在校期间参与了京东方显示照明方面的技术攻关,毕业后顺利加入了该企业的研发团队。如今,他作为企业代表依然在与学院进行合作研究。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毕业生到当地企业就业的从2016年的200余人增加到2019年的1000余人。

    “学生在实习中就接触了企业生产过程,毕业后可以直接上手。而且,我们对学生的能力、意向非常了解。”重庆红江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茂涛说。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定制培养、企业课程嵌入、校企共建学院,重庆文理学院与企业在科研、实践、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多种模式协同育人,学生就业也不再是一个难题。

    飞跃:瞄准国际前沿科技攻关

    “解决了‘卡脖子’技术。”这句话经常能从重庆文理学院教师口中听到。

    “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黄伟九说。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低、成型难等特点,是当前高频、高速、高保真信号传输的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重庆文理学院材料团队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究中,经过近10年产学研协同攻关,终于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介电常数特种玻璃纤维。

    “在学院转型中,科研团队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黄伟九见证了学院科研的一次次突破。

    纳米银线,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是制造柔性触摸屏、打破国外对我国光电产业封锁的关键技术。涂铭旌院士带领团队攻克了这一“卡脖子”技术,用纳米银线替代氧化铟锡,所研发的柔性屏幕可从4寸扩展到98寸。这项成果于2016年获首届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一名,2018年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柔性屏幕已经投产,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也已形成近70人的科研团队。

    在这里,涂铭旌院士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在这里,他也实现了自己晚年的愿望——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政产学研用。

    “现在,国内大部分超硬刀具需要进口。”材料学院教授邓莹说,“涂院士一直想改善国产刀具的硬度。在永川一家企业的支持下,我们在超硬刀具生产的关键环节,利用碳氮化钛替代碳化钨,硬度、使用寿命接近进口刀片,但成本可以节约70%。”目前,超硬刀具研究成果,正在借助学校的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成果转化。

    政校企产学研合作需要平台,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当地政府、企业共同建立研究院、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技术创新机构和产学研合作平台。

    生姜是云贵川地区的特色农作物。然而,因为生姜是无性繁殖作物,长期田间种植会积累多种病毒和病原物,导致大量减产,曾一度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收入。多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围绕地区农业发展需求,遴选了包括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32名高水平、懂产业的专家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科技创业与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攻克生姜脱毒的难题,重庆文理学院特色植物研究院教授刘奕清团队,做过上千次的实验,培育出了不带病菌的“渝姜1号”和“渝姜2号”。团队成员李洪雷在这项研究中的成果发表在了国际学术刊物《自然》上。这也是《自然》首次发表我国系统发育生态学的学术论文。

    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璐说,学院瞄准国际前沿学科和技术,拓展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授权中国、美国专利等107项,先后建成教育部“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部“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10余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