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迭代:品牌专业的制胜“算法”
■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浙江篇)
在同频共振中与时俱进,在迭代创新中持续领跑。
作为浙江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专业以“校企合作”为输入的制胜“算法”给人深刻启示:职业教育,不仅要与时代同频、与地区同频、与产业同频,更要有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迭代创新意识和迭代创新机制,做专业建设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方能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占据人才培养的制胜高点。
同频共振
把握“战略”主动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94年,与中国互联网“同龄”,并一路“同行”,成就了专业雄厚的底蕴与创新的气质,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并接连被评选为“浙江省示范专业”“浙江省实训基地”“杭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助力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助力余杭“智慧产业集群”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计算机专业凭借出色的办学成绩成功入选浙江省“三名工程”的“品牌专业”建设。
面对新的征程,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与时代、产业、企业的同频共振,夯实专业基础。
学校紧盯“大势”办“大事”,针对行业发展急需,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专业方向,有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针对学生向上成长需求,积极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携手国家“双高”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2”班,有效畅通就业、升学渠道,吸引大批学生报考;针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实施“选择性课改”,及时调整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从扩展学生职业能力角度出发,增加多门选修课程,使选择性课程体系更加充实、优化;针对国家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诉求,勇立潮头,率先申请“1+X”试点,所选项目“Web前端开发”成功首批入选,在以“书证融通”为核心的“三教”改革上作出有益的探索。
学校坚持以“专业群”建设呼应“产业群”人才需求,携手联想集团、阿里巴巴等7家行业标杆,对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进行深入调研,确保专业的教育教学精准对接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着重针对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高要求,全面加强实践性教学,倾力建设包含计算机学科机房及数字媒体、网络综合布线、硬件维修、动画制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训室21个,极大地提升教学环境与实训条件。此外,专业还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三元合力,创新推出“一专一联盟”现代学徒制,携手以联想集团为首的企业联盟,开设“联想专班”,并成功打造出“三真、三进、三实”现代学徒制新样态,驱动产教融合更加深入。
学校积极融入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以服务谋发展,一方面通过产学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对外技术服务,积累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在社会服务中提升自我,教师们协助企业开发专利3项,培训社会失业人员900余人次,并通过“送教进社区”,给老年大学、志愿者等义务授课、宣讲等600余人次。
此外,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倾力支援中西部地区发展,结对帮扶云南省盈江县学生来校就读,派遣莫建芳老师赴新疆阿克苏支教、孟国宏老师赴湖北恩施支教、张继辉和邰见良老师赴贵州黔东南支教,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品牌美誉度。
迭代创新
蹚出“机制”新径
“迭代”一词源自计算机领域,指通过重复反馈、改进,不断逼近目标。临职计算机专业创造性地将其演变为创新机制,并成功构建出能量高效耦合、创新不断迭代、关系充分融合的“耦合·迭代·融合”专业建设模型。
为了加强能量耦合,学校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工作站”及“调研、转化、验证”工作流程,实现了团队耦合;通过确定“标准驱动、认证导向”的合作框架,实现了标准耦合;通过强化“行业标准向人才培养标准转化”的同步更新,实现了要素耦合。
为更好地增强创新的灵敏性,在不断迭代中保持先进,学校坚持小步快跑,围绕“岗位迭代”动态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通过“融入、改编、新建”生成前沿课程内容;依托“智空间”打造动态开放的生成性课堂;科学引入企业认证实施“1+X”评价。
以“运维岗位群”建设为例,学校依托“校企联合工作站”对岗位群的任务监测数据,不断对人才培养标准进行修订,完成了“单一技能型—多技能复合型—技术/服务综合型”三轮迭代,确保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发展始终契合。
学校紧紧围绕“选择性”课改重构课程体系,将职业素质培养融于文化基础课程,并创新教学内容开发流程,将行业动向以“活页案例+真实项目”形式开发为教学内容,以案例形式更替到项目中,将行业新应用充实到教学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形成了《常用设备故障排除》等活页案例,并生成了“IT运维服务工程师实战技巧”等综合实战课程。
学校充分运用“智空间”资源库不断将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依托微课学习等模块实施“积木式”教学,依托在线学习等实现教学“留痕”,依托数据处理技术等生成客观评价,确保课堂建设的开放性。
学校将认证作为学生学业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学业水平为“1”,各企业认证等为“X”,创新实施“1+X”评价;大力推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多元评价体系,科学地将过程评价和结论评价有机融合,辅之以大数据分析运用,确保人才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多元性。
为深化关系的融合,学校全面推进企业师傅及学校教师的岗位能力与教学能力关系融合、企业用工标准与学校培养标准融合、工作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工作环境与教学环境融合,办学生态进一步改善。
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充分彰显出学校的应变力,并突破性地提升了专业的创新效率与育人效益,相关成果一举摘得杭州市第六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现代治理
提升“资源”能效
“成功的团队,依靠每一个人,也成就每一个人。”在王方鸣校长看来,教师是专业的第一资源;拥有一群好教师,并接连不断地涌现名教师,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柱。
一直以来,学校计算机专业坚持依靠教师、服务教师,在“鸿雁精神”引领下,不断完善合作互助式群团结构、制定梯队式名师培养计划,活化各级各类教师培养方式。尤其是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一盘棋”思想,将教师队伍全面提质与“名师”建设有机结合,构建了“基于名师领航、工作室护航的雁阵式师资培养模式”,专业气象更具生机。
根据教师个人意愿以及近期发展情况,遴选出计算机专业名师培养对象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参与3个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通过与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结对,促进学校名师培养对象的快速成长,同时为名师培养对象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在学历进修、外出考察培训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名师培养对象在科研、教改、技术革新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培养期内,针对名师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阶段化达成目标,分阶段予以考核。建设期内,张继辉老师成为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徐凯老师成为杭州市教学新锐、市计算机学科大组成员,沈琪、邵泽城、莫建芳3位教师成为技能大赛国家级别优秀指导教师,10余名教师获评区级以上名优教师称号。
现代化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运用,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目前,计算机专业在职在编教师40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8人,正高级1人;“双师型”教师37人,高技能占比近七成;另有省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各1人,杭州市教坛新秀、市高层次人才D类以上11人,余杭区功勋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20多人;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4人。
通过课题引领,教师科研能力有了长足进步。2018年,专业成功立项浙江省规划课题1个以及多个区级以上课题;教师参与的“变‘厌学’为‘乐学’——中职‘闯关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别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的“和标杆企业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获省职成教优秀成果一等奖;“耦合·迭代·融合——中职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2019年杭州市第六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教师还发表省级以上优秀论文8篇;出版发行《网页设计与制作——Html5+CSS3+JavaScript》《物联网嵌入式程序设计》《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3本教材,均已申报“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