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本报北京11月3日讯(记者 梁丹)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生态优化和交叉融合,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今天,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对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提出了若干新举措。
《工作方案》有着怎样的出台背景?整体呈现了哪些特点?新一轮学科评估将重点关注哪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
立足新时代 推进学科评估改革创新
自2002年开始,学位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评价体系。那么,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出台有着怎样的背景?
该负责人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作为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学科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改进学科评估,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等。
“本次学科评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着力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和阶段性进展,以评促建、以评促升,推动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在深入总结前四轮学科评估经验基础上,第五轮学科评估将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要求,进一步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强化师德与师能相统一等十大方面改革完善。
在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下,本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顽疾为突破口,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改革教师队伍评价,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
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本 突出质量导向
从本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来看,新一轮学科评估提出了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等具体举措。
该负责人介绍,《工作方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在该一级指标下构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中的方向性、系统性、过程性、成长性和多元性评价。
面对“五唯”顽疾,《工作方案》提出要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例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多维指标;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扭转“SCI至上”局面;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融合评价”方法等。
在改革教师队伍评价上,《工作方案》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从具体评价方法来看,本次学科评估将继续沿用“队伍结构质量和代表性骨干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设置填写、不统计人才“帽子”数量。同时,对教师成果严格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走,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此外,还将继续强化对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评价导向,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
该负责人介绍,本次《工作方案》以彰显中国特色为基本原则之一。本轮学科评估将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更加强调政治方向,重点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特色和贡献,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整体来看,本次学科评估以‘聚焦立德树人’为《工作方案》首要原则,指标体系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贯穿于评价全方位、全过程,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该负责人说。
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 确保评估客观公正
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次《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的科学性。为此,第五轮学科评估将综合施策,确保评估材料真实可靠、评估结果公平公正。
《工作方案》提出,要优化参评规则,充分考虑“小规模学科”和“新设立学科”实际情况,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此外,《工作方案》将加大材料审核力度,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对比、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等措施,对评估材料全面审核和“清洗”。同时,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建立违规惩戒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还提出,要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等。可以看出,专家评议在学科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方案》又是如何确保、提高专家评议质量的?
该负责人介绍,为提高专家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本次评估将适度扩大专家数量,每位专家仅评审部分指标,保证评价“精度”和“深度”,并利用定量数据和客观数据辅助专家评价,通过“去极值”“标准化”等统计学方法处理评价结果,剔除专家评价的“奇异值”,提高专家定性评价的可靠性。同时,在评审人员选择上,将通过细化遴选规则、电脑随机选取等手段,科学遴选评审专家。
该负责人介绍,学位中心将于近期向全国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出《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邀请函》,正式启动评估工作,符合参评条件的单位自愿提出申请。为减轻学校负担,本轮学科评估将通过构建“公共数据与学校填报相结合”的数据获取模式、提升评估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首次实施“全程无纸化”报送等流程优化,减少对高校正常办学的干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