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提高地方高校育人水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部近日在答复“关于保障非‘双一流’等高校教育经费”的相关提案时指出,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高校预算拨款体系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各级各类高校发展,在分配资金时,重点考虑在校生人数、校舍面积、学校数量、困难程度等基础性因素,在保“人头”、保运转、保资助等方面对“双一流”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一视同仁,较好地支持了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已经迈入了大众化阶段。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4000万人,其中本科院校达1265所,在校本科生接近2000万人。在1200多所本科院校、2000万本科生中,“双一流”高校不过137所,仅为十分之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占比则更低。绝大多数非“双一流”高校承担了大部分本科生的培养任务,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它们支撑了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广东一名大学教师写作的《我的二本学生》备受关注,作者黄灯在序言中写道,“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如果说大量的“二本”学生是中国大学生的主流,那么广大非“双一流”高校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少部分“双一流”高校自带光环,既得到了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也获得了比非“双一流”高校更多的资源、资金支持。不管是引进优秀人才、改善教师待遇,还是改善教学、科研条件,都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然而,受制于地方政府财力,地方高校的经费保障时常难以满足现实的发展需求,资金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一大障碍。由此带来的是,“双一流”高校与非“双一流”高校、东部与中西部高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广大非“双一流”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在支撑和推动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也承担着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重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经费保障。“双一流”高校也好,非“双一流”高校也罢,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这一点上不分是不是“双一流”,也不分中央与地方。近年来,中央通过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在分配资金时,对高校一视同仁,并向薄弱环节和困难地区加大投入,促进了高等教育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目标。对于地方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更好保障教学和科研,提高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此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看到,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高等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转移支付力度,是缓解地方高校经费总量不足、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障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的监督制约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投入,优化对地方高校的投入结构,保障地方高校发展经费。地方高校自身既要通过积极争取个人和机构捐赠,深化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拓展经费来源渠道,也要加强经费管理和绩效评价,把经费用在刀刃上,以加快内涵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