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二十年的育人答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上海投入较大、占地面积较广的民办高校。

    它起名“建桥”,寓意要“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在心中有路、脚下无路之时,凭着这份信念它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摸着石头过河般地艰难探索,而今它立足临港、融入浦东、服务上海,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它有着非常的精神文化。在建桥心中“感恩、回报、爱心、责任”是育人的根本,更是学校的校训。“雷锋精神”融入在校园中心矗立的雷锋铜像中,融入在师生精神殿堂的“雷锋馆”中,融入在连续16年评选的“雷锋奖章”中,也融入在鲜活的学习教育活动和课堂主渠道中,还融入在师生激励评价形成的长效制度中。

    它有着非常的定位坚守。20年前学校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近5年来通过实施“卓越建桥计划”,构建了“核心素养+能力本位+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都稳定在99%左右。

    它有着非常的质量追求。作为首所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民办本科高校,它踏着时代的脉动,自我加压,一路在风雨中走过,形成了多层次、立体闭环的教学质量监控架构,并建立起了“以师生为本”的民办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

    20年的发展历程,对一所高校而言,还只是青葱岁月,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缩影。

    带着培育雷锋式劳动者的教育理想、坚守一脉相承的育人理念、创造着富有特色的培养体系与治理体系,“非常建桥”正开创着属于自己的非常之路。

    建桥的“桥”有很多意味。它来源于学校董事长周星增少时求学路上,那座助他每日越过湍流的小石桥,来自建造送学生到达成功彼岸、让教师发挥才能、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三座桥”的理想,也有对忍辱负重、成就他人桥之内涵的向往。

    如果说高校有自己的气质,“建桥”这个起于浪漫归于平凡的命名,给人的印象就是扎实与务本。

    从“三全育人”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再到民办高校治理体系构建,建桥在这条扎实推进应用型本科的路上越走越宽。 

    1 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构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何佳明的微信头像是一张他手持上海“青春战疫”志愿服务证书的照片,这位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的朋友圈里,除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日常生活,还有各种志愿服务招募信息。 

    他清楚地记得,刚入学时,第一眼看到建桥新生报到手册上印的雷锋像,他曾提出过这样的疑惑:为何一所大学要讲雷锋精神?为何新生入学要先接触锻造营、参观雷锋馆、读雷锋日记?又为何学校颁发的雷锋奖章是学长学姐的金字招牌,深得企业信赖?

    这些疑问在何佳明心里盘桓。今年,当他站上雷锋金奖领奖台,再一次看向中心广场雷锋像时,答案其实一直在眼前。

    因为建桥走出了一条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渗透育人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全学段的人才培养之路。

    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周星增在建校之初曾说:“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把雷锋当作学校的一个楷模,一个学习的榜样,我希望建桥的学生都能够成为活雷锋。”定位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桥学院,以“培养一大批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雷锋式的大学生”为德育培养目标,将“感恩、回报、爱心、责任”作为校训。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建桥学院不仅人均献血量、义工量、每年参军率居上海市高校前列,支援云南、新疆、西藏做西部志愿者的人数也逐年递增。

    把雷锋精神融入主题教育活动

    2005年,建桥首次发起“雷锋奖章”评选,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举办表彰会,向299名在上学年弘扬雷锋精神的优秀学生授予雷锋金、银、铜质奖章,表彰他们在见义勇为、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的成绩。

    雷锋精神在建桥,是实打实地通过全校性的育人实践予以推广。表彰会每年举办,雷锋精神“建桥化”的过程,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导向上。

    2012年,学校颁发《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2015年完善了顶层设计,通过分阶段推进,使新时代雷锋精神渗透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全过程;2016年,将雷锋精神写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从三个方向弘扬雷锋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建设了上海高校首家雷锋馆,让雷锋精神从无形走向有形,与学校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无缝对接。

    针对新生,主要通过参观雷锋馆、读雷锋日记等方式,让他们尽快融入以“学雷锋”为标识的校园文化。面向大二、大三学生,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实践活动,打造学雷锋平台与品牌项目。面向毕业班则精准对接学雷锋德育实践与专业行业需求,养成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

    把雷锋精神融入课堂主渠道

    引领来自同龄,青春与雷锋同行。学校持续探索创新雷锋精神新内涵,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挖掘深层价值,实现从思政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转化。

    学校把雷锋精神融入课堂主渠道,一方面紧抓大学生思政理论改革创新,在日常教学中融入雷锋先进事迹、雷锋日记、雷锋相关视频,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平凡善者,从我做起》。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挖掘课程德育元素,将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与建桥学生8项核心素养关联,使专业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国家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2018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把雷锋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构建“三位一体”思政教育课程平台。开设了“奉献中国”系列课程,校长书记等组成讲师团,以中国对世界的奉献,个人、企业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学校教务处提出,每一门专业课程大纲要设置思政点,做到“课程思政”全覆盖,教师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德智并重,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增强理想信念,推行“课程思政”。

    学校新闻传播学院秘书系主任徐磊说:“‘课程思政’的要义在说理而非说教,‘因为对所以对’学生不爱听。”他经常有1000条微信未读消息,来自他的3000位好友,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法律咨询的。不管在校还是毕业后,他一直是学生心中解答专业知识和职业困惑的良师益友。

    因此,徐磊每一节专业课都精心设计了问题,结合近年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案例,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学生开展小规模调查实践、法庭旁听及庭审新闻稿采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传播行为的判断标准,正确看待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为社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具备传播从业者的基本伦理与法律规范知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学校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专业教学蕴含的思政元素,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升教师德育能力与课程质量,落实课程育人。学校还启动了“成果导向的教学(OBE)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融合校训精神、雇主期望,建立院校两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服务学习”项目、教师成长社群,以OBE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指标为抓手,在第一、第二课堂渗透。

    建桥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将其内化外显,赋予丰厚的价值内涵,从精神号召转变为师生心中的文化自觉,持续推进“课程思政”育人,让成长的火花不断升华。

    把雷锋精神引入师生激励评价形成长效制度

    “新生入学时,我听说学雷锋志愿活动纳入了学校素质拓展学分,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满30小时可以获2学分。学校还有一门‘文明修身零学分’通识教育必修实践课程,每个学生要参加至少一学期的清洁校园劳动。”获得2019年度雷锋奖金奖的机电学院学生孙国瑞说,参加志愿活动和劳动的“过来人”状态总是类似的。“第一、二天很兴奋,第三、四天觉得辛苦,每天早上7点多集合,天黑了才回寝室,‘收工后’累到站不起来。虽叫苦叫累,两天后又觉得非常开心,下一次还会报名。”

    把雷锋精神融入师生激励评价形成长效制度是学校深化雷锋精神的又一创新举措。“文明修身零学分”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雷锋精神金银铜质奖章”表彰激励学生。在教师规范上,通过实施“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工作,明确每位专业教师至少要担任一个班级的专业导师,承担一项学生服务项目,并将其作为聘期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行为约束逐步转向文化自觉,精神的倡导逐步演变为内在的唤醒。学生会、团支部、各学院的服务岗位招募供不应求,学雷锋、当雷锋成为了学生的行为准则,成为了治学、处世、看待社会的方式。近年来,建桥在校生年平均参与志愿服务达5000人次,生均在校服务时长达10小时/年。人均献血量、义工量、每年参军率居上海市高校前列。每年进博会,近2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统筹宣传、外事接待、安全引导等。学生普遍以拥有志愿服务经历为荣。学校连续14年获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活动优秀集体称号。累计向部队输送900多名优秀学生,40多名学生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前往西藏、贵州等地服务。今年,有近500名师生主动报名,在全国各地参与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