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教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何谓新教师?“新”可指时间,如新入职不久的教师;但“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思维之新、素养之新、技能之新。

    在中国教育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受社会尊重程度、福利待遇、职业自豪感的全面提升,让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教师资格考试火热便是明证。当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到中小学当教师成为一股新潮流,预示着社会价值取向的悄然变迁,“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由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中国教育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有激情、有拼劲、有想法是新教师的显著标签,他们精力充沛,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和力量。但是,教学经验缺乏、教研能力不足、管理方法简单则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短板。如何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成功接过老教师的班,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校长的心头大事。校长们要抓住新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关键要素,通过入职培训、个性化指导、师徒结对等途径,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新教师并非专指新入职的教师。事实上,对于人们口中的“老教师”而言,新教师更有积极的导向和警醒意义。部分教师从教多年后,难免或多或少出现职业倦怠。随着岁月流逝,当新教师逐渐熬成老教师,一些人不仅年龄变老、心态变老,教学技能也出现老化,思维方式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遭遇各种本领恐慌。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面对一项项新技术、新概念,一些教师还没来得及熟悉和适应,就被推到了新技术、新挑战的面前。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让不少一线教师切实感受到了本领恐慌。疫情之前,众多一线教师并不具备较强的在线教学技能。“赶鸭子上架”“十八线小网红”的自我调侃背后,是教学技能与思维模式的不足。毫不夸张地说,疫情给所有教师上了重要一课,其带来的核心命题是,必须在新时代尽快适应新技术,转换新思维。

    须知,每一年的学生都是新的,他们带着新时代的气息,拥有最新鲜的思维方式,从小接触着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成果。步入学校,他们期待着教师能给予他们新知识和新技能,使他们更好适应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教师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做好准备了吗?自己算得上新时代的新教师吗?

    新时代呼唤新教师。新教师的出现,固然需要教师群体的自我革新,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为他们创造安心从教、乐于从教的新环境。各级各地政府除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还要在细节层面给予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如果一线教师经常要陷入各类与教学无关的评比、竞赛活动中,在“表哥”“表姐”的角色中难以脱身,他们恐怕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革新教学观念,刷新教学技能。如果一线教师仍要在部分家长缺少依据的质疑中从事教学工作,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难免会打折扣。不难发现,让新时代的新教师在物质层面更加充裕固然重要,但全社会给予教师群体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享有更宽容的舆论环境、更融洽的家校关系。

    当新的土壤更加肥沃、净化,相信新教师必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在新时代的原野。我们期待,新时代的新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经师”,更是“人师”,并符合“四有”标准,真正成为学生们仰视的“大先生”。

    (作者系北京明远教育书院新教师成长书院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