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教育深耕高原热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表演舞蹈《站在草原望北京》。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 扫码了解甘南教育面貌的巨大变化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教育行 特别报道

    10月中旬,秋意渐浓,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已飘起雪花。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处的甘南州,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最艰苦的生活条件。

    伴随脱贫攻坚步步推进,甘南州全面打响控辍保学攻坚战,失辍学学生相继返校;推进教育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学生爱上新学校;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安心上好学;普通话培训、技能培训让村民致富信心更足了……2019年底,甘南州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这其中教育功不可没。

    有保障,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

    “十几年前,我在这里上学时,要走很远的山路。学校没有食堂和宿舍,中午吃口干馍。有的陪读家长自己搭建窝棚当宿舍,冬天常靠烧牛粪取暖。”甘南州合作市第四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普旦卓玛的父亲贡保当知回忆说。

    如今,合作四小6栋教学楼拔地而起,寄宿生住上了公寓楼,原来的大土坡变成了标准塑胶操场。“孩子老说,家里吃得不如学校好!”贡保当知笑着说。

    合作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苟文明告诉记者,合作市不仅实现了学生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还实现了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走在教育信息化前列。

    现在,放眼全州,不管走到哪里,最美的建筑都是学校。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长何治文说,近年来全州落实资金14.85亿元,全力实施“全面改薄”、“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等项目,一所所学校变成了现代化新校园。

    “有学上”继续向前延伸,甘南州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与2015年相比,目前全州在办幼儿园净增191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39%。

    学校是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记者看到患有孤独症的玲玲(化名)正拉着老师的手蹦蹦跳跳,看到由听障学生组成的舞蹈团正在翩翩起舞……在这里,137名学生推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该校校长鲁毛才让说,许多学生入学后生活能自理了,也有的聋生通过康复训练和营养改善恢复了微弱听觉。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为了更多的“奇迹”,甘南州全面打响控辍保学攻坚战。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99个乡镇664个行政村2829个自然村,甚至奔赴临夏、定西、武威等甘肃10个市州和青、川、粤、湘、藏5个省份,全面摸清底数。2018年10月9日,5624名失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复学。2019年,甘南州组织专家对全州疑似辍学残疾儿童入学安置方式进行评估,将控辍保学的网织得更密了。

    为了让学生安心上学,2017年以来,甘南州通过实施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等保障政策,共落实各类保障资金20.57亿元,实现了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十五年免费教育的跨越。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惠及学生33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惠及学生35万人次,均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

    “目前,全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11%。”何治文说。

    提质量,让师生都能爱上学校

    合作市向南40公里,树木茂密,洮河浸润着两岸山谷。

    在滔滔河水声里,传来了隐约的悠扬旋律——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勒秀镇中心小学舞蹈社团开始表演了。

    “我可喜欢跳舞了!在这里我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站在队伍中间的是五年级(1)班的祁木措,她甩着辫子骄傲地说,自己还参加过学校的广播站。

    舞蹈、广播、瑜伽、花样篮球……勒秀小学校长丹正道吉说,虽然身在大山深处,但孩子们的眼界却在大山外,学校开设了32个社团,“这是学校能吸引908名学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被吸引来的不只是学生。勒秀小学的68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7人,全部毕业于师范院校,科班出身的音体美专职教师各有2名,持有医师资格证的校医1名。语文教师杨尕红已在这里任教5年,她说这里的校园充满朝气,许多年轻、优秀的教师愿意来此任教。

    不仅在合作市,甘南州其他地区的学校同样越办越好。在卓尼县卡车中心学校里,记者看到教学楼每一级台阶上都贴着标语,有英文单词、歇后语、数学公式,图书角里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琳琅满目。夏河县王格尔塘镇中心寄宿制小学的白墙被学生的书画作品装点一新,陶艺、武术、电子琴等20个社团、35门校本课程极大丰富了学生生活……

    教师们也收获了更多幸福感。王格尔塘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马晓玲已经从教7年,3年前评上了中级职称。这个月,她拿到了近5000元工资,如果达到学校绩效考核标准最高档次,年底还能拿到3000多元绩效工资。“教师基本工资比教育行政干部高出10%。”夏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洪说。

    治贫先重教。近些年,甘南州多措并举,着力为教育提质。

    各县市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力度,将其中80%以上补充到乡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老龄化等问题。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双语教师”等项目,近5年完成各级各类培训共1.2万人次。进一步加大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力度,让扎根基层一线、奉献三尺讲台、潜心育人的教师得到实惠。依托甘肃省“三区支教”计划,张掖、武威百余名优秀教师来到甘南支教,城乡双向交流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扎实举措为提高教育质量、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发展,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在甘南州舟曲县曲告纳乡燕必村,有位“包春天”。

    “‘包春天’带着我们发展小庭院。今年我们养了2头猪、40只鸡、4只兔,预计能增收8000多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桑大衣说。

    “‘包春天’还帮我们争取到舟曲宏源超市帮扶的爱心店!”桑大衣的妻子高先衣开起超市,每年又增收近万元。

    2018年,甘南州教育局基教科的包春德来到省级深度贫困村燕必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后,收获了村民给他起的新名字。村子里的大小事都印证着他“人如其名”。

    为了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包春德申请州教育局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购置优质花椒苗和藏鸡鸡苗,实施种植、养殖两条腿走路;联合村合作社聘请花椒基地骨干技师,对村民进行花椒嫁接培训;举办“教育扶智”暑期培训班,对全村312名孩子进行学业辅导、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今年全村脱贫啦!”教育的力量深耕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写下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在卓尼县拉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赛来次力,告别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在卓尼县教科局定点帮扶下,他回乡种起了党参、当归和藜麦,收入翻了几番。

    2013年以来,甘南州教育系统共派出98名驻村帮扶干部,全州教育系统参与下乡调研、督查、入户达16470人次。用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的话说,就是“山大沟深不漏一户家庭,山高路远不漏一顶帐篷,山重水复不漏一个群众”。

    “您好,有事,儿吗?”“不对,老师说的是‘事儿’。”夏河县甘加镇八角村的周毛吉正和同学练习普通话。在9月刚结束的县语委举办的普通话培训班上,45名甘加镇贫困村青壮年农牧民学了一周,仍意犹未尽。“学好普通话,生活更方便了,工作也更好找。”周毛吉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近年来,甘南州坚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学前教育抓起,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完成培训3.6万余人次。近3年,全州还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培训外出务工劳动力1万余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成为现实。

    甘南的天放晴了,高原上的空气沁人心脾,大家红扑扑的脸上笑容洋溢。

    “沐浴着党和国家好政策的阳光,我们不能懒洋洋,都要动起来。”何治文说,大家一定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甘南州报道组成员:苏令 尹晓军 黄鹏举 林焕新 单艺伟 杨文怿 执笔:林焕新)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