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培养卓越工程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根据《黄冈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设置意见》,瞄准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结合黄冈大健康产业,凝心聚力,探索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助力食品行业和相关行业发展。

    向质量要定力

    一所学校强不强,一个专业强不强,更直接、更主要的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向质量要定力,根据卓越人才培养要求,创新“五个一工程”卓越班学生培养与考核体系,即“师从一名导师、主持(参与)一个项目、研发一种产品、发表一篇论文(或申报一个专利)、报考(考取)一所院校的研究生”,全方位的“五个一工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建立一整套规范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强的“硬柔”结合的指标体系,促进卓越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向人才要动力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素来都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制”联手培养,

    开展协同指导和接力指导,充分保证卓越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效。校内:本专业教师队伍人才充实,超过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达到70%。教师队伍中有1名湖北省“百人计划”、1名湖北省“楚天学者”,主持湖北省教育部门教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部门重大技术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校外:已聘请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黄冈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黄冈市大别山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湖北金佰利啤酒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专家担任卓越班校外指导教师。“双导师制”强强联手组成导师组,联合指导学生,使得人才培养迸发澎湃动力。

    向科研要潜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科研项目驱动卓越人才培养,围绕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方面的一些科学问题开展课题征集,课题选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成果形式等环节完全由学生完成,导师进行答疑式指导,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提高。从2015年开始,每年约有10个项目立项,且项目进展顺利。学院取得一批科研论文、专利和产品的成果,并坚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积极推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

    此外,为给卓越班学生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依托学院大健康研究院的建设项目,为卓越班学生提供专用实验室,并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2020年,学院配备了包括赛默飞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安捷伦制备型液相色谱、流式细胞仪、GE蛋白纯化系统、质构仪等在内的先进的实验仪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操作仪器的能力水平。

    向实践要竞争力

    为提高卓越班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开拓学生视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请进来: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每日食品网、金佰利啤酒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优秀校友吴伟、覃彩凤、王晓玲、唐文华等,围绕专业思想、专业技能、社会需求、就业创业、工作素养等方面现身说法,解答卓越班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并给他们鼓劲加油,传递正能量。走出去: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充分了解食品行业现状、社会需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食科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专业认同感。学院先后组织卓越班学生实地到黄冈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湖北金佰利啤酒有限公司、伊利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践学习,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定力、动力、潜力、竞争力,凝聚合力出活力,学校发展和卓越班人才培养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近3年来,专业教师指导国家级别、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0余篇,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三等奖两项等。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平均在30%左右,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面向全国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其中有些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占剑峰 肖云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