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文化的精神特质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因办学传统、定位发展、学科布局的不同,大学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应具有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普遍共性。
守正创新:进步不竭的内动力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大学作为人类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未知领域,寻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使命的重要社会组织,具有知识生产、真理追求以及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创新始终贯穿其中。
守正创新,意味着大学要尊重知识生产的原始创造力,尊重科学研究不断打破人类知识局限,实现自我突破的自然规律,促进学术发展,为教学科研激发新生动力。
守正创新也意味着大学要有敢于打破困局的创新理念、敢闯会创的创新氛围和大胆改革的创新机制。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新趋势、新机遇不断出现,新业态、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掌握主动的法宝在于创新。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决破除条条框框的思维定式,敢于跳出固有的“发展舒适圈”,创新高校组织形式、服务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创新,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乘风破浪。
彰显特色:提升竞争力的路径
“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对于大学而言,特色是生命力、竞争力,大学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才能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每所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定位,这是大学文化特色形成的源头,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学科特点与社会职责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气质。大学要充分研究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和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定位、文化积淀与学科特点,彰显文化特色。
注重培养学科特色。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承担着将大学先进科研成果内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使命,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知识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学术研究特色,是大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福州大学在建校之初就确定了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定位,学校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学科特点,围绕地方特色和产业布局做学科,坚持小而精、深而实的学术研究,通过开放办学,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不断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模式。
开放包容:谋发展的向心力
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大学与政府、企业及社会其他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能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反哺作用,这种多元共存的生存状态,造就了大学文化兼收并蓄的情怀、顾全大局的境界和开放包容的胸襟。
在外部环境上,要与政府、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实现科学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合作与共享,为办学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在大学内部,要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氛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互相激荡从而碰撞出更好的思想火花,推动学校思想、文化、学术、科研蒸蒸日上。
在学科发展上,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既着眼于前瞻性基础研究,又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不同学科沟通桥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加强学者之间的互通有无,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在机制体制管理上,开放包容意味着在互利共赢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面向重大成果产出的教学科研资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统筹学校各类科研单位和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合作的体系,以此实现资源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办学治校的效果最大化。
追求卓越:“双一流”建设的保障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大学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下“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追求卓越是所有高等教育学府的优秀文化品质之一,但卓越并非大学与生俱来的特权,需要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能力等方面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才能实现。
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要立足人才培养。回归教学,围绕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育一流的学科,打造一流的教学水平,确保每一名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体验。
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既要立足国际学科前沿,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同时要着眼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使理想情怀、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大学文化的四种文化特质辩证统一,既有差异又互相关联,创新和开放是手段,特色是路径,目标是卓越。丰富和发扬四种文化,不仅是为了应对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为了把握历史机遇,图之长远发展的历史责任。
(作者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