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院:打造黄河三角洲职教新高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滨州职院坚持围绕产业培养人才锻造技术技能生力军,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2020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出炉,滨州职院毕业生薪酬排在第26位,实现了“把小专业做大,把大专业做强”的既定目标。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荣获“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锚定需求创新研发 

    瞄准痛点破解难题,职教智库引领高端服务

    11月26日,滨州职院张利建副教授依托学院设施农业博士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基于物联网的车间叉车智能定位调度管理系统的研发”获山东省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张利建副教授团队近几年与企业紧密合作,先后为山东华尔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研发烟气脱硫控制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装置等6套设备,5年来零故障率运行,给企业带来上千万元经济效益。

    近年来,滨州职院校企、校政、校军合作紧密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成果、服务平台项目等核心指标持续增长,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成果,两度获评国家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滨州职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靶向,立足应用技术创新服务,成立了滨州市应用科技研究院,与市工业与信息化部门合作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对接联系63家中小微企业,为企业解决6项生产技术难题。校企共建1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获批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综合试验站、省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发挥8个省市研发平台作用,研发关键技术3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主持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各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7项,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蓝黄”两区重大理论课题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社科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87项;成功选育棉花新品种“滨职棉”1号,国审大豆“滨职豆”1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1个项目获批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5个项目获批山东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近百项,累计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纳米包覆复合碳酸钙产业化开发”研究项目获全国非金属矿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滨州市滨城区北海社区,活跃着一个“五老”圆梦艺术团,这是滨州职院第三年龄大学服务社区具体成果。滨州职院在全国职业院校率先开办第三年龄大学,牵头制定全国职业院校第三年龄大学建设标准。徐延波老师为第三年龄大学开设的“楷书临摹”课程,获评全国高校第三年龄大学精品课程一等奖,获评山东省社区教育精品资源课程。与滨州市高新区共建社区学院。

    构建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责。多年来,滨州职院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培训服务,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培训工作委员会,开展山东省创业讲师培训、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举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培育和申报培训班,开发技能培训资源包,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社会培训工作。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18个培训资质,每年培训6万余人次,创收2000余万元,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为魏桥集团铝电公司、永鑫化工等开办31期班组长提升班,培训企业骨干3500余人,50%以上车间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被称为魏桥铝电的“黄埔军校”;主动承担滨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培训应急救护员1万余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性培训7万余人次。

    产教深度融合是引领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是高职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滨州职院始终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搭建“三大平台”,聚焦“三大维度”,服务县区经济,与政府部门、院校、企业、军队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形成了军政校企良性互动的局面。承办2020年山东省科协年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高峰论坛,服务滨州“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成立环渤海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并当选为理事长单位。服务国家职教战略,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共建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中兴创新创业学院、中日智慧康养国际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正就共建联想IT学院、兴洋海事学院对接具体推进方案。与企业共建“西门子—滨州职业学院先进自动化技术中心”,先后投资2400多万元,全面引进西门子先进技术与培训体系,在教学培训、认证考评、科研开发、自动化领域新技术宣传与推广、实习与就业五大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

    众所周知,在国内职教界活跃着一个思维前瞻、文笔过硬、乐于奉献的工作团队,那就是“鲁彬之”,这是滨州职院打造高端智库服务职教发展的缩影。自成立以来,“鲁彬之”在专业报纸发表理论文章28篇,自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以来连续承担网络宣传工作。由于影响日隆,专业报纸为滨州职院特别开辟职教理论专栏“之言职语”,已刊出专栏文章19篇。受托组织制定全国本科职业教育标准,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门12个职教文件起草;参与制定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设置标准、职教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标准,牵头修订国家中高职生活服务类专业目录,牵头开发“1+X”证书3个,获教育部门立项课题2项。牵头成立中国职教学会职业院校培训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职业院校工作委员会,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培养高水平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10月26日,来自白俄罗斯的首批留学生上了首堂综合汉语课,至此,滨州职院的国际学生教学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滨州职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链接国(境)外机构,建设滨州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人才专项基金滨州工作站、欧美亚教育联盟UWEE滨州校区等平台;累计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设了滨台产学研交流中心和滨台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心。

    滨州职院与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走出去”为企业开展海外员工教育培训,与大型国企合作,到非洲开展医疗护理、机械制造方面的员工培训;与魏桥、京博、愉悦等滨州当地企业一起走出去,结合企业海外产业布局,开展当地员工培养、培训。面向非洲加纳等国家,开展“智能特种工程机械+鲁班工坊产业化”项目,在非洲联合成立“机械基地超市+鲁班工坊”,形成“文化教育+中国方案+产能融合”新业态模式。

    积极开展课程标准国际合作,与美国、德国等国家共建5个国际合作平台,引进5种原版教材、10个课程资源库,同时有3个专业教学标准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结合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双语”课程教学。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航海、轮机等专业标准;引进海洋类的航海和轮机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引进长春合心技术和中兴通讯技术标准更新教学内容。

    发挥中欧语言中心作用,拓展优质海外合作院校,服务学生海外专升本(硕),为学生赴海外升学疏通渠道,组织学生交流研修、海外专升本(硕)、实习就业等各类出国(境)达300人次。鼓励专任教师在专业性国际团体或国际机构中任职,合作机构常态化业务交流每年50人次;师生参加短期文化研修活动,每年90人次;教师出国(境)培训277人次;5个重点建设专业达90%,全院教师达60%;德国专家到校培训215人次,参加其他培训16人次,开阔了教职工国际化视野。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创建“双高校”和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新征程中,滨州职院将坚持党建引领、育人为本、类型发展,紧盯高端产业、高端岗位、高端技能“三高”定位,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紧扣“特色、融合、创新、提升”发展主题,笃定“贯通、创特、建高、强基”目标任务,勇担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重任,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职教新高地,为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作出滨职的贡献。

    (李明月 李志强 王同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