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从教不必大惊小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关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选择去深圳担任中小学教师的现象再次引发网络热议。笔者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

    一方面,它反映出一些城市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尊师重教”风尚的弘扬。曾经,由于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工资收入相对偏低等原因,教师职业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缺乏足够吸引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优化教师发展环境,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深圳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方面,它也折射出社会上一些根深蒂固的人才观和用人观。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不需要“清北”毕业生,“清北”毕业生从教是“大材小用”,是人才的浪费。殊不知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升国家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以及建设科技强国都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始终保持优异成绩的芬兰更是吸引和遴选最优秀的人才从教,这被认为是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有国外教育学者认为,提升教师质量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

    第二种观点认为“清北”毕业生就是优秀人才,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唯学历”思维的一种体现。“清北”的光环意味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学习能力。但教师职业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较高的道德素质,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会理解学生、赞美学生、欣赏学生和包容学生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接受过专业学习,还参加过教育教学实习,从而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而“清北”毕业生相对缺乏上述经历。学校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为综合性大学毕业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补课”。“引来金凤凰”,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学校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机制,让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既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也尽快弥补劣势,真正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另外,我们还需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之处。深圳能够高薪吸引优秀人才,其他很多地方却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撑。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教师队伍质量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缓解,希望更多地方能够涌现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现象。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