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构建校内外生态图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也是继《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和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后,再次明确提出在线教育在面向未来的变革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进一步通过优化治理、制度赋能在线教育,勾勒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图谱。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疫情防控与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融合成为新常态,如何有效整合与利用疫情期间积累的“海量”在线教育资源和教育治理经验,成为基础教育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多位一体的教育信息化格局

    国家投入与长远规划通过疫情检验。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国省级财政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达100多亿元;财政部、教育部连续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共提高100元。截至2020年9月,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9.7%。“三通两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积累了丰富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

    地方探索与区域帮扶提升共享发展。各省市因地制宜,自主探索。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使用频率激增,各省市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基础上,自主建设教育平台与资源也释放积极作用,既是对国家普惠资源的补充和延展,又是区域间个性化教育资源与需求间互助互通的加强。例如“浙江之江汇教育广场”不仅服务本地,在疫情期间更是免费向河南省和武汉市开放,有效提升服务范围与效能。

    社会力量主动作为兼顾市场与公益。由于隔离在家分散独立学习的条件限制,基础教育阶段在线复课复学的主要形式,是将学校标准化的班级授课全面迁移到线上,变化的是在线平台同一时段承载量的指数级增长,课堂教学从面对面互动转变为隔屏在线交流,不变的是教学进度、内容和时间安排。师生首选由腾讯、钉钉等科技企业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的在线直播平台作为在线课堂教学的载体,进行最接近线下传统课堂的实时教学;次选已有的固定课程资源和录播课程;再次选则是电视。课程辅导类企业也以此为契机,降费引流,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发展奠定客户基础和使用习惯,并呈现出向学前和继续教育阶段两端延伸的趋势。

    在线教育联通校内外生态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促进的在线教育,成为联通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重要链接点,初步形成了国家财政投入、硬件基础保障、课程逐步完善、指向学校整体、从师向生转移的普惠性学校教育体系;个体付费购买、信息技术驱动、学科学习为主、指向学生个体、从线下向线上线下联动的差异性校外教育体系,不断重构基础教育生态图谱。

    就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外在线教育机构而言,主要是学科类、工具类和平台类三大类型,全面覆盖了学生学习周期的多重需求。学科类主要提供学科学习和陪学、助学辅导,以英语、数学和语文为主,近年来钢琴、体育陪练和编程的“素质类”学科也迅速兴起;工具类主要是搜题答疑、志愿填报辅导和词典背单词;平台类主要是网校、直播平台、公开课。差异化细分的在线教育培训服务,是对学校的全人教育和去功利化教育的精准“补位”。这也为“十四五”时期在线教育发展的提供了更多通道与可能,“新基建”为教育场景中应用的需求及功能升级奠定基础。

    以在线教育为桥梁的建议

    以新冠疫情为契机、以科技发展为动力、以“十四五”为新篇章,面向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未来社会,未来学校的形态、功能、价值也应开放多元融合,基础教育的生态图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首先,融合化在线教育成为新时代的教育生态基本组成。疫情后在线教育可能会回复平稳常态,应科学规划投入,并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加强引导和使用,优化统筹国家与地方的平台与资源体系。进一步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求,提供丰富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激活优质多样的社会教育资源供给,各地按需使用,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发挥在线教育的跨时空属性,并利用大数据进行过程性监测和阶段性评估,改进教育评价。

    其次,“新基建”精准投放,优先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和教育服务供给水平。结合脱贫和返贫防控的整体设计,进一步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越是贫困欠发达地区,师资与课程资源越匮乏,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优质的作用越凸显。随着教育专网的接通普及,贫困地区不仅定向投入于学校的硬件建设,更应优先考虑课程学习资源的内容性、适切性。

    再其次,“新基建”释放技术潜能,融合创新思维,联通校内外教育,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引导并监管,分类治理校外在线教育。结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真实需求,以县区为单位,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学校适当引入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在线教育平台或课程,按需配置。对教育行政机构而言,可增加对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渠道。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