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生态
平凡质朴的教育情怀
【殷 群】作为校长,我们不断在自问,也不断被追问:“教育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教育是陪伴,也有人说,教育是唤醒,还有人说,教育是共生……这些诠释都有道理,也都符合实际并且体现教育的价值。而对我来说,从教28年来,我问自己问得更多的问题是:我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能为学校做些什么?
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发现,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之所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效,是因为我注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适合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注重不断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促使我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流动、能量流动。作为管理者的我,无论是在薄弱初中还是在普通高中,之所以取得好的办学绩效,是因为我带领管理团队加强校内外育人环境的建设,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为每一名师生创设发展的平台……细细想来,我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在构建有利于师生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育生态。
【陶继新】“教育生态”,说得真好!好的教育生态,心灵相通,和谐共生,每个人都能生发出更大的能量,形成更大的合力。有了好的生态,主动积极的工作就会成为“不令而行”的生命常态,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自然就水到渠成。
【殷 群】是的,基于多年的教育实践,结合常州市一中的办学实际,我提出“构建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生态”这一教育理想,以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这一理想注重回归教育的原点:那就是“人”。我认为,解密生命成长的密码,构建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生态,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生态位”,应当是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
【陶继新】您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教育生态位”。我的理解是,人生而有异,学生的智力、性格等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生态位”。
【殷 群】没错。高品质办学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学生,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他(她)的生态位,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成长。为此,我们重点在环境、德育、课程、课堂、教师、管理等方面构建六位一体的教育生态。
陶冶生命的环境生态
【殷 群】首先,是营造环境生态。一方面,基于环境育人原则,打造校园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基于“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原则,开发校外德育基地。我认为舒适典雅的自然环境、富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场所、注重体验的校外基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和形成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知识、态度、意识和行为,养成绿色、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而无需他人的说教,便能实现学科素养和德性的提升。
【陶继新】是的,几个雕塑、多种花木,背后多有人的匠心,因此自然之美也就有了人文的“味道”。这样的环境悄然无语地弥散着精神的光芒,陶铸人的性灵。
【殷 群】我们就是要高质量地打造以美育人的环境。利用校园改扩建契机,具体做了三件事:一是加强地表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和建设校园景观,使学校“一湿地、两大道、三林、四园”都能体现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从而陶冶生活在其中的万千生命。二是加强空间文化建设。在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原址建立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史料展览馆,通过展出从这里率先走出的新中国音乐大师的影像、图片、手模等,宣扬他们刻苦训练、献身音乐事业、为国争光的奋斗精神。将常州画派代表作和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艺术中心的相关空间,让师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是加强学科物型文化建设。建造一流的体艺中心,按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建设高标准的学科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重新设计布置省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和“传承·创新”美育课程基地的物型资源。建设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市一中天文台和天象馆。通过建设学科物型文化,深挖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德性成长。
【陶继新】真是匠心独运而气象不凡!通过以美育人的环境建设,可以让学生身在其中,既心畅意舒,又能感悟文化传统中学校历史的悠久与深厚;可以让学生从本校横空出世的大师身上感受艺术的壮美以及大师们人格的光辉;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加深乡土情结;还可以让学生在拥有一流学习设施的同时,体验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而天文台和天象馆的建设,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深厚教育情怀的良心工程。
润泽生命的德育生态
【殷 群】我们致力于打造自然、和谐、民主和能动的德育生态。其一,以系统观整体架构德育育人体系;其二,以生态演进的观点整体推进育人内容的深化,设计符合学习群落生态演进的学段主题和活动序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适合的德育;其三,以能量流动的观点开发德育资源,借助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三原色德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通过师生的共同研究、行动实践、交流分享,实现德育生态的再升级和再创造。
【陶继新】这一德育体系的构建,有总有分,而又彼此关联、相互促进。您能否举例谈谈目前正在实施的特色德育项目呢?
【殷 群】好的,我以研学旅行为例介绍一下。我们围绕不同主题,打造了12条精品线路,每条线路除包含名山大川、历史遗迹外,更强调到高校、名企体验,以项目式学习对革命圣地、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等开展研究,目的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健康自主、合作创新的品格,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陶继新】古人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不能只是端坐在教室里,还应当走到大自然和社会以及高校名企中去。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
【殷 群】这也就是杜威所说的“一个经验”原则。为了促成学生形成“一个经验”,我们在行前组织研学导师团队,就“课题选择与研究”“研究方法指导”“论文撰写指导”“摄影摄像与多媒体制作指导”“旅行手账制作指导”“出行常识与安全事项”等方面开展培训。旅行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收集材料,合作探究,完成《研学手册》。此外还推出“带着父母去旅行”研学子项目,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研学需求。旅行后,我们组织成果展评活动,形成《成长在路上》研学成果集。根据学生反馈,我们还不断调整研学路线、对研学资源进行再挖掘。
【陶继新】你们的准备充分而科学,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不但有相应的研学旅行文本可依,又可以由此激发出研究的兴趣,收获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别出心裁的“带着父母去旅行”子项目,不但让研学旅行因为父母的参与而更有亲情韵味,而且有的父母还有可能成为研学旅行的“导师”。成果累累的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不会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是向其他方面迁移,对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
丰富生命的课程生态
【殷 群】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根据新课改精神,学校创新育人方式,围绕学生培养目标,按照“五关照、五打开”的基本建设思路(关照课程标准,关照学生经验,关照学生培育目标,关照学校特色,关照本土文化;向自然打开,向社会打开,向学生打开,向家长打开,向活动打开),建构融“学科课程、学院课程、活动课程”为一体的、丰富的菜单式课程体系。
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加强学科融合,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中,学科课程在保证学科主体性的同时,强化了信息技术、教育戏剧等其他学科的渗透。天文观测、地缘政治、数字艺术等整合课程的实施,以及采用“超学科主题探究”的方式实施的“胶囊农场”“舌尖上的一中”等综合课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