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生态
【陶继新】在我看来,你们所构建的课程还有如下特点:一是在学生各取所需的时候,使其潜能与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二是“五关照”为学生的更好成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具体的途径,“五打开”展现的是一个宏阔的学习与实践天地,让有鸿鹄之志的学生有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可能。
【殷 群】目前,我校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和“传承·创新”美育这两个省级课程基地,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场域。两个基地在项目终期评审中均获“优秀”。
我们开发了满足学生动手和创新需求的智能机器人课程,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智能机器人师资队伍。近年来,学生在智能机器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2次、国际奖项33个、全国一等奖128个、省级一等奖611个。其中,学校机器人代表队参加国际比赛获得4个冠军和2个亚军,2次夺得FL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现场操作冠军。
【陶继新】智能机器人课程是时代的产儿,也是中学生的至爱之一。你们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对其爱之切、研之深,必然会取得丰硕成果,同时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别样光芒。
【殷 群】“传承·创新”美育课程基地,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让学生从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获得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发展综合素养。学校民乐团是江苏省“十佳学生社团”,民乐团在全国第二届、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多次在国际和两岸文化交流中担任重要文明使者;多次参加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场音乐会。2017年和2019年,民乐团先后两次应邀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等。
【陶继新】成果斐然!而我更想说,课程实施的成果之大固然可喜,而由此让学生在潜能迸射后激扬起走向未来与成功的动力,就更加可贵了!
滋养生命的课堂生态
【殷 群】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David N. Perkins)在其《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这样说道,“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
【陶继新】戴维·珀金斯之言是也。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更多关注的是事物,而智慧则直指人的生命灵性。如果只有知识,就可能看着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可是,有了智慧之后,就有可能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绚丽的风景,从一粒沙子里面发现灵魂所系。智慧虽非生而有之,可如果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构建高效的课堂、开启其好奇心的大门,智慧的女神就有可能翩然而至。
【殷 群】高效课堂源自滋养学生生命的课堂生态。第一,要努力重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习真实的发生。我们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动者、唤醒者和旅伴。教师要善于倾听,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和局限;要尊重学生,赋予学生自主权;要与学生一起学、一起进步,并适时帮助、支持学生。第二,要构建“五有四化”新课堂(“五有”:创设真实情境,使教学有趣;联系实际生活,使教学有用;注重问题探究,使教学有理;聚焦学科素养,使教学有魂;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四化”:生活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结构化—结构可视化),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第三,提倡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关注从“知识点”上升到“指向素养的课程单元”,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任务、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组织知识、技能、问题、情境、活动、评价等,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或事件”。第四,实行跨学科融合教育。我校于2018年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并获教育部重点立项。学科融合教育打破了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将原本分散的学科有机联系为一个系统,强化学生的融合思维。学科融合教育的价值旨归是回应学科教学的品质诉求,促使学生的认知走向深刻与丰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陶继新】“重构师生关系”意义重大。教师不能只是授业解惑者,更应当是“启动者、唤醒者、旅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让学生在课堂上生龙活虎,让思维的双翼展翅飞翔。于是,学生由教师“教会”走向自己“学会”,以至因“善学”开拓出一片天地,这时,“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奇观就会出现,教师解放了,学生学好了,生命因之美丽,尽情绽放!
涵育生命的教师生态
【殷 群】教育不仅要指向学生的生命成长,也要指向教师的生命成长。没有教师的职业幸福,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学习幸福,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把“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以系列活动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就是要在扎实学识之上厚植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
作为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我们着眼于“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合作和谐、深受欢迎、善于创新、自成风格”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了以“分类培养、分层指导”为主要方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实施教师发展三大工程(青年教师发展工程、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引领工程)。通过今年刚刚申报成功的“龙城正学”省级“四有”好老师团队项目建设,在构建支持环境、激发发展内驱、提升教师素养、锤练关键能力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为学校高品质发展奠基,实现教师转型与学生成长、学校高品质教育之间的良性同步互动。
【陶继新】中国第一篇教育学论著《学记》中所说的“教学相长”,让我们明白了教与学两个方面我们都不能忽视,而应当同舟共济、同时发展。在新时代,教师的成长还应当被赋予新的意义和更多元的内涵。“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教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
【殷 群】是的,近几年,学校共培养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正高级教师11人、省特级教师10人、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5人、常州市“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21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21人,拥有市“五级”阶梯人数超过50%。
【陶继新】有其果必有其因。正是有了教师优质发展的工程,才有了名师辈出的教育景观。这些名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因为不断发展且又能收获硕果而感到自身的价值。而他们的发展,会让尚未成为名师者“见贤思齐焉”,从而使名师队伍不断壮大,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喜景象。
护卫生命的管理生态
【殷 群】良好的教育生态,少不了高效的管理。在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等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努力营造和谐、共生的氛围,构建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管理生态。突破以单一行政手段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式,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学校以服务为导向,积极探索组织变革,注重发挥非行政性组织的治理作用。其一,不断完善校务委员会和教代会的职能,将校务委员会由学校管理的咨询机构发展成为决策机构,对于涉及师生利益和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如推优评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分配等都要经过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对于特别重大的事项,再提交教代会表决。
其二,建立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名师智囊团的作用,各委员会各司其职的同时相互合作,促进了学校快速、和谐、健康发展。
其三,通过建立各年级的家长委员会,广泛听取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拓宽了信息反馈的渠道,更加有利于发挥家校的教育合力。
【陶继新】“注重发挥非行政性组织的治理作用”既需要胸怀,也需要智慧。您作为一校之长,并非凡事一一过问,恰如孔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校长必谋之事绝对不能缺位;可非校长应谋之事,就应当退避三舍,让位于其他领导乃至教师来做。而且,如此而为之后,大家还有一种被重视和被信任的感觉。而当更多的人用心谋学校之事的时候,就会汇聚成更大的能量,让学校发展得更好更快。
激扬生命的五育并举
【殷 群】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是关键。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教育,学校是常州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俱乐部+达人秀”模式被评为“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优秀案例”。校健美操队连续十多次获得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高中甲组团体一等奖。2018年,校男子篮球队、田径队、羽毛球队、女子排球队在常州市青少年比赛中均获高中组之冠。2018年8月,校篮球队还代表常州出征勇夺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男子组篮球比赛冠军。2019年,校田径队、男子篮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在常州市青少年比赛中均获高中组之冠。2017年与2019年,学校两次获得“常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团体总分之冠的好成绩,“体育让人人健壮”不再是一句口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