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激发思政课无限活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幅艺术作品表达了在疫情中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正如同画面中的金色一样,汇成希望之光,点亮英雄之城。”近日,在武汉纺织大学第四届“艺术思政”课程展览上,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王昱璇以艺术形式记录下了她眼中的抗疫故事。

    深入挖掘师生战疫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将战疫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为育人实效,是该校构建思政实践、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实践“三合一”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

    思政实践怎样“挤水添金”

    前段时间,武汉纺织大学大四学生雷丹丹组成6人团队,以“聆听前辈谈专业:360行小人物”为主题,深入对口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在专业实习过程中体会思政实践内涵,通过对专业前辈的访谈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并最终以图片画展的形式展示实践成果。

    “许许多多的小人物,都在努力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正是一个个小人物共同组成了各色各异的大社会。作为个人,我希望努力向上,为实现价值与理想而奋斗;作为学生,我希望能发光发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雷丹丹说。

    早在几年前,武汉纺织大学就迈开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步伐。2019年,学校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实践环节的顶层设计,专门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课部,同时淘汰实践“水课”,努力打造实践“金课”,致力于构建综合性、开放性、社会性的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既要引导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要利用实践活动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提高青年学生分析社会的能力,这就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朱丽霞说,学校目前正在着手准备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教材,进一步推动理论教学结合实践过程,夯实实践育人基础。

    专业实践如何“提质增效”

    “一节1号电池可以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在武汉市水果湖二小一(4)班的主题班会上,武汉纺织大学绿色环保协会成员陈君,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垃圾分类知识,让孩子们意识到垃圾不分类造成的影响。

    武汉纺织大学绿色环保协会是一个集专业性、公益性、学术性为一体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姚瑶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平台和抓手,引导学生在社会熔炉中自我锻炼、自我教育

    10年来,她带着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走过长江流域的26个城市,为近3500名学生开讲“环保大课堂”。协会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数十项。

    在协同专业成长、创新实践育人的路上,武汉纺织大学还进行了很多探索。原创舞台剧《织梦》以学校优秀师生为原型,让学生在排演过程中体悟专业发展之路;思政理论通识课“尚美中国”会聚全校学者,将课堂升级为讲座对话,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美丽中国……

    社会实践何以“有血有肉”

    把抖音直播带货带入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体验?为应对疫情下农产品销售难题,武汉纺织大学“青春护农”实践团利用“主播+农户”售货方式,帮助云南农村地区农产品销售。直播不到两小时,当地甜脆柿下单量达到25000余单,吸引140余万粉丝在线观看。

    该校“青春护农”实践团指导教师孙杰介绍,“青春护农”实践团除了有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指导外,还有思政课教师指导。8年来,实践团走访了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份的30个县市,连续5年获得团中央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匠心传播正能量”表彰。“有了思政课教师的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变得更加有血有肉、筋骨齐全。”

    近两年,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组成了一批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指导的实践团队,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一个项目获得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9个项目获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专项项目建设,一人获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从思政实践走向实践思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出思政实践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互协同的‘三合一’实践育人体系,逐步形成了既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专业特点、体现学校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唐敏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