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战略规划之道
主持人:
梁福成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范正田 长江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嘉宾:
李剑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志成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 莉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纪德奎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浩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
任奕奕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长
陶 扬 天津市新华中学校长
杨静武 天津市实验中学校长
蒋建华 江苏省泰州中学原校长
董成尧 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
雄安新区设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天津师范大学与长江教育研究院近日邀约部分专家及基础教育界代表,围绕“雄安新区发展战略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规划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战略需要厘清历史经验和时代挑战
梁福成:鉴往可知来。您认为百年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规划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时借鉴?
周洪宇: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五大成功经验:一是在制约中服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受到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又始终以服务这些制约因素为目的。基础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等方面,根本上取决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并随着后者的变更发生相应变化。二是在适应中超越。基础教育改革不是简单被动地适应一定历史时期与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对社会、对个人发挥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越高,这种反作用带来的超越性就越明显。三是在改革中进步。中国基础教育在持续性的内外部改革中,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不断进步与发展。四是在坚守中创新。中国基础教育孕育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五是在开放中互鉴。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从单方面向他国学习到与他国互学互鉴的转变,中国基础教育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始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梁福成:探讨雄安新区教育发展,也要厘清时代教育环境。新时代基础教育面临哪些新挑战,如何应对?
李剑萍:新阶段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依法治教水平。未来大城市教育发展需要破解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内在矛盾。要深入研究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转化机制和特点,“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保底线不降标准,又不能吊胃口,要防止脱离条件和国情的教育平均主义、过度福利化。
安雪慧: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要求,要致力于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要打造一支具备过硬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优良师德师风、精湛业务能力和高超育人水平的教师队伍。
纪德奎:打造未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是引育并举,扩大优质师资供给;二是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三是实行高精尖教师培育计划;四是推行质量工程建设。
一线经验对雄安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的启示
范正田:很多优质中学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成效,总结这些经验,有利于谋划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发展路径。您所在的学校有哪些有启发意义的做法?
刘浩: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打造“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育人模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法宝。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承“公能精神”作为办学根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二是打造“公能”课程体系,依据校训分为“允公课程”与“允能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自主课程三大课程体系。三是促进教育均衡,实现高质量教育共享。
任奕奕:高质量学校教育把立德树人写在旗帜上,落实在课程中。其一,要回归教育本真,还原学校常态。其二,建立教育信任与群体聚力,丰富隐性课程,在激励中追求教育效益。其三,研磨教育方法与教学方式,聚焦显性课程,在实践中提升教育质量。
陶扬:课程是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第一,全力打造“养正—培优—扬长”高中课程体系,既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第二,打造品牌课程,形成品牌课程、特色课程、专业课程、级部课程等。第三,创新课程管理模式,建设以级部为核心,以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指导中心、信息技术中心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杨静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项目能够助力人才培养高素质化。一是实行新型课程结构与学分制管理。二是以“项目式”课题研究为抓手,实行“项目式”发展模式。三是建设师资队伍、完善硬件设施、搭建展示平台等,整合教学资源。
雄安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路径
范正田:基于以上分析和雄安新区整体规划,雄安新区基础教育规划战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周洪宇:首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时代前沿谋划雄安基础教育。新工业革命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机遇,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现行教育系统,今天在与前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完全不同的新意义下,要从深层次上研究历史变迁规律给教育带来的新命题。其次,要跳出现存教育框架看教育,站在新时代国家教育现代化规划战略的前沿谋划雄安基础教育。再其次,跳出局域视野,站在探索新时代国家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战略的高度谋划雄安基础教育,打造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样本。
徐莉:雄安新区基础教育规划是雄安新区整体规划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雄安要把怎样的教育带入这座新城?“雄安质量”有哪些新内涵?这是雄安基础教育规划战略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雄安的意义是新实验,而不是旧延续,是新方向,而不是原路超车。以雄安教育为引领的京津冀基础教育改革,视野也应该更宽、更前瞻。
梁福成: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几个要点。一是站位要高。要从纾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全局高度,推进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发展,快速达到并超越国家办学标准,实现教育洼地向教育高地的转变。二是理念要新。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办教育。三是谋划要远。以智能技术超前布局,带动基础教育超速发展,全面构建终身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四是措施要实。一系列措施要立足雄安现有基础,扎实推进。五是质量要硬。以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个性发展为质量目标,彻底扭转重成绩轻发展、重智育轻全面的局面,推动雄安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李剑萍:做好雄安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前瞻谋划,紧紧扣住“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个总要求。其一,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必须适应并服务于创新发展示范的总要求,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功能、体系结构等相协调。其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包括教育事业发展理念、建设理念和人的发展理念等,深刻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于人才的新需求,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对于人才的新要求,新发展格局对于人才的新期盼。
安雪慧:要发展高起点、高质量基础教育,就必须以高起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京津冀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和质量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各地要优势互补,整体发展。在教师标准方面,要实施高起点、高标准模式。要提供培养、培训和学历提升服务,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机制,在新区建立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将教研、培训、科研、教学有机结合,建立全学段、广覆盖的教研体系,线上线下教研有机融合,实现跨区域教研,优势互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