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思政教育 培育生态文明责任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是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树立、生态文明践行能力的培养对美丽中国建设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注重发挥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和谐共生的认识,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感。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山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求,以提供社会服务为中心任务,强化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培养生态文明重要性意识、丰富生态文明教学实践、构建校园生态文明氛围,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生态文明责任感方面的新路径,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感提供现实参考。

    强化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靠的是教师。思政教师只有将头脑中“硬核”的思政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生行动的内心信仰,才能将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与社会生态文明整体责任相关联。因此,学院在强化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方面狠下功夫。首先,学院以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强化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通过培训课程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细致解读,反思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帮助教师形成相较于工业文明更高级别的生态文明意识。如学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周末理论大讲堂”学习活动,深入探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客观规律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开展。其次,学院提供理论前沿学习平台及相关学习资料库,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例如,学院在官方网站上设置理论前沿板块,紧跟国家政策,提供学习资料,方便教师自行下载和研读学习,系统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再其次,以教学技艺切磋增强教师生态文明理念,提高教师对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程度。例如,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观摩和互评活动,观摩教师重点关注主讲教师教学环节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生态文明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形式的创新点、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及互动效果等,并以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效果为考察重点,评选出生态文明教育模范课,在互动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培养生态文明重要性意识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院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理解与领悟,这一举措在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责任感方面大有裨益。学院积极开展主题讲座,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例如,学院邀请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甬坚,作题为“甘肃省庄浪县梯田修建史——试解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内涵之蕴意”的专题讲座,为师生详细介绍了庄浪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修建梯田的条件以及修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等,对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侯教授告诉学生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史料的运用,重视事实,并且积极了解交叉学科的内容,比如生态、绿色及扶贫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对自然环境主动适应和改善的能力,做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聆听此次讲座的师生表示受到很多启发,理论联系实际地透彻领悟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把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方法论铭记于心,在学习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生态文明意识,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丰富生态文明教学实践

    生态文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将生态文明课堂教学内容搬到现实,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有效途径。第一,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为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实践需求提供支撑。例如,学院将汾河公园设为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在此开展“环保接力跑,共立公益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健身跑的同时将汾河河岸沿线垃圾、废物装进便携袋后分类处理,优化汾河公园环境,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第二,学院重视通过生态文明体验式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行善举、献爱心”的良好风尚,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责任处处有我的强烈意识。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学生在学校周围街道开展“情暖冬日,爱在路上”实践活动,体验环卫工作人员为保持市容风貌而早出晚归的辛苦,并为他们送上手套、暖贴、热饮等小礼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文明情怀。第三,学院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如学院联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与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大手牵小手,环保‘袋’回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与小朋友一起绘制了独一无二具有环保理念的环保袋,并用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图片向小朋友说明了白色污染的危害,这一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环境保护践行能力,还加深了学生的生态文明责任意识。

    构建校园生态文明氛围

    校园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生态文化是校园生态文明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在努力提升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在硬环境方面,学院专门成立了领导负责制的“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不断增加办学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学院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购买了大量专业图书资料,大幅改善办学条件,为全院师生的学习和生态文明相关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能。在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方面,学院秉承“胸怀国家、勤学敏思、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自我规范、自我监督,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学习和生活实践,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此外,学院重视以学生视角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观念,致力于将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延展至全社会,因此,学院鼓励学生以身作则,展示良好风范,做生态文明的亲身实践者和道德楷模,用实际环保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学生、朋友及家人,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文系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论”(课题编号2018YZKC-11)的阶段性成果。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志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