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正”文化远航的风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石碣,北接广州市增城区,与东莞市区隔江相望,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这里是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亦是全国文明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坐落在镇西部的东江河畔,自2006年创办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习正教育”,秉承“走正道,做真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所以正为本、以正构境、以正育人的学校用自己的实践深刻诠释了一所学校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将“正能量”挖掘到极致,让“正”的精神气质影响人的一生,从而实现以文化人、育人无声的无痕教育,并以此塑造了远近闻名的东莞教育品牌。

    丛丛翠竹

    激发“习正”之思

    2011年12月,朱志权从东莞市石碣袁崇焕小学轮岗调任实验小学校长。

    这位具有教育硕士学位的小学校长,是全国研究型校长和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型校长、东莞市和石碣镇两级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常有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如何传承实验小学的文化?如何在此基础上找到新的突破口,让学校有一个质的飞跃与蜕变?”朱志权常常带着这样的思考走在校园里。

    一丛翠竹给了他灵感。

    东江堤岸,翠竹依依。实小校园,竹韵飘逸。竹子的正直枝干,虚心有节的品质,熏染着一代又一代实小学子。在“竹文化”育人的实践中,正师生之精气神,达“育人虚心有节,润物厚德无声”之境界,不正是学校追求的办学愿景吗?

    “2006年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蒙以养正’的校训。‘蒙以养正,圣功也。’再加上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翠竹和英雄故里的精神感召,我们决定充分挖掘‘正’文化内涵。我们认为,孩童阶段必定是蒙昧不明的,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习正’应为根本,修习正念,勤习正法。”朱志权校长说。

    同时,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文化须根植于时代,学校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基于上述思考,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了“习正教育”的思想理念。

    为了探明“习正教育”的具体内涵,学校掀起了一场全校大讨论,逐步明确了“走正道,做真人”的办学理念,大力营造“正身正心,正言正行”的校风、“正己正人,见贤思齐”的教风与“学正习正,敏而好学”的学风,形成了“立正志,行正义,守正则,扬正气”的学校精神,构建起完善的“习正教育”理念体系。

    朱校长表示:“作为一所新时代小学,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高举‘习正教育’旗帜,引领教师教人求真、求正,引领学生学做真人、正人。”

    于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探索在石碣实验小学拉开了帷幕。

    以正构境

    营造“美正家园”

    在石碣实验小学,每栋建筑上都有一个“正”字。

    “这个‘正’字很有讲究。‘正’字由五划构成,首先代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每个笔画有长短粗细,体现了人的个体差异,说明教育要顺应天性、因势利导;三横代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竖代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纵横交错构建起学校全方位立体的育人体系。”朱志权说。

    此外,这个富有艺术性的“正”字还蕴含着石碣实验小学英文的首字母(SJEP),五划则代表联合办学的五个社区。

    孔子曰:“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环境文化以“外显内隐”的形式时刻感染着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是落实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朱志权深谙此道,在他的带领下,石碣实验小学以“正”构境,积极营造“习正教育”特色的文化磁场。

    正行榜前,“正”的榜样在默默传承“立正志,行正义,守正则,扬正气”的学校精神;时正柱旁,二十四节气轻轻说明“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教育顺势而为定可大有作为”的道理;学正池上,全方位立体的“八正图”静悄悄地诠释“走正道,做真人”的办学理念……

    此外,“习正”广场、“咏正”文化长廊、“扬正”荣誉厅、“正大方圆”植物园、“观正”气象站、“仰正”创客空间等特色场馆,抒正长卷、蕴正路、三正门等人文景观,无不包含着“正”元素。

    一品一景扬正气,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座教师眷恋、学生向往的“美正家园”已然形成。

    以正为范

    锻造“雅正教师”

    朱志权一直相信,只有教师拥有“正”的思想与行为,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在“习正教育”实践中,他不断推动教师朝着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志趣高雅、浩然正气的“雅正教师”目标前行。

    为了在教师队伍中营造“雅正”文化氛围,学校定期把所有获得镇级以上表彰的教师照片放在宣传栏中,每两年评选一次“雅正教师”,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让优秀教师的努力得到认可,也为教师们树立身边的榜样。

    学校鼓励教师成长有特色,指导每位教师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教会他们用“SWOT”(企业战略分析方法)来分析个性与工作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制定“三层九级”“三名工程”建设方案,鼓励教师创造条件,逐渐成长为学校、镇、市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和名班主任。

    学校多方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内部重视同伴引领,以“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组织开展“青蓝工程”;外部推动教师在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引进高校资源,请高校教授来校为教师辅导等。

    在石碣实验小学,每位教师在专业之外还要掌握三门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经济学。“我不是要给老师施加压力,而是希望他们利用宝贵的时间,做一个身心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好老师。”朱志权说。

    如今,以“正”传道、以“正”授业、以“正”解惑、以“正”为范的雅正教师队伍星光熠熠,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3个,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教学能手15人,镇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6个,镇级学科带头人13人,镇级教学能手25名。朱志权率先垂范,成为东莞市第二批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以正育人

    培养“崇正少年”

    在朱志权校长的理想中,“习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传承文化的责任担当、有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有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有阳光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崇正少年”。

    石碣实验小学以完善的向正课程体系、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向着目标不断成长,争当新时代的“崇正少年”。

    一年级的学生一入学就迎来了尊师礼。孩子们身着汉服,与父母“大手拉小手,走过养正门”。国韵悠悠,古琴低吟,点砂启蒙,击鼓鸣志,开笔礼大写“人”“正”二字,作揖礼感恩父母老师。最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寄出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迎来了十岁礼,从此懵懂儿童变成活泼少年,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面的品德修养。

    六年级的学生在毕业礼中告别小学校园,满怀信心“跨出扬正门,跃马新征程”,带走的是向上的品格、向善的品行和向正的品德。当老师把当年那封稚嫩而真诚的信交还到他们手中,许多学生都感动落泪了。

    在石碣实验小学,每门课程、每项活动都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学校将写字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形成了“身正则刚直,心正则笔正”的书写特色,打造出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共同教学的两支队伍。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校”和“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

    作为一名研究型校长,朱志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书桌,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也鼓励教师们要充分信任学生。“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学生的本质和潜能,相信学生美好的初心。”

    6年光阴,静待开花,学生们在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中真的改变了模样:体育场上,他们团结合作;教室外面,参加自查测试的学生将书包整齐划一地摆放;爱心书屋,他们看完书轻轻把书放回原处,还顺手整理其他书籍……每年学校都会涌现出一批“崇正少年”,一展实小学子“正”的风采。

    石碣实验小学学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占65%,生源并不占优势。自实施“习正教育”以来,全校学生体育综合测试、学业水平均居全镇前列,学生近三年获市级以上奖励共410人次,其中省级80人次,国家级别20人次;602“动感中队”荣获国家少工委优秀中队称号,202“小蜜蜂”中队荣获广东省“红旗中队”称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