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娘子军”
在房陵大地,有一支非常特别的脱贫攻坚“娘子军”——湖北房县幼儿园驻村帮扶工作队。近年来,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青峰镇张家河村14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如今的张家河村,村容整洁、管理规范、文明祥和,人人争做先进典型,形成了“忠孝礼义信简俭平顺和”的良好风气。
党建引领见实效
张家河村有1002人,其中143户贫困户,村党支部一度软弱涣散。
2017年7月,房县幼儿园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村里,发现张家河村存在着党员老龄化、年轻党员流失、党组织制度不完善、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敏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健全党员学习制度、推行党建标准化、建立党员微信群……一套组合拳下来,党员组织生活规范了,村党组织凝聚力增强了,群众工作也开展得更加顺利。曾经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帽子于2019年被摘掉。
“李书记,谢谢您,我孙女的教育资助金已经到账了。”村民刘山林在电话中高兴地对李敏说。去年初,刘山林询问随父母在浙江上幼儿园的孙女能否领取每年1000元的教育资助金。李敏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政策,又和镇中心学校负责教育资助的教师取得联系,熟知办理程序后赶紧和刘山林联系,并协助其办理好申报资料。
像这样为民解忧的例子还有很多。驻村以来,这支“娘子军”与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参与督促村级建设、新建扶贫车间、推荐贫困人员就业、整治农村环境等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94户贫困户住进易地搬迁房,49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完工,14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用好政策暖人心
“闺女,你是我的好闺女,这都是你的功劳啊!现在我吃穿不愁,儿子媳妇也更心疼我了。”72岁的杜正秀对帮扶干部解妍妮说。
杜正秀是张家河村九组村民,听力三级残疾,大儿子患有慢性病,小儿子文化程度低,长期在外务工,两个儿子都是贫困户,无力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
解妍妮把杜正秀的情况反馈给工作队后,工作队第一时间为杜正秀一家制定脱贫规划:鼓励杜正秀两个儿子继续外出务工增收;动员他们每月给母亲一定的赡养费用,确保她日常开销不愁;积极协调领取残疾人护理补贴补充家用;协调办理慢性病申报,领取免费药品,减轻家庭开销。
此外,解妍妮还经常给杜正秀送些止痛膏药和午时茶、板蓝根。
三年来,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阵地,把加强政策宣传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每月召开户院会,向群众宣传政策;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扩宽脱贫致富路径。
抓好产业促增收
贫困户鲍登兵,50岁,上有年迈的残疾父母,下有两个快成家的儿子,前些年常年在外务工,因年龄大、无技术,在外务工越来越难,2018年回到张家河村。
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找到他,建议他利用自家山林发展养殖业。“没有养殖技术,又没有资金,万一亏了咋办?”面对鲍登兵的重重顾虑,工作队先让他去参加技能培训、掌握养殖技术,然后积极协调银行办理无息贷款10万元。2019年,他养土鸡500余只、耕牛10多头、羊50余只,年底顺利脱贫。2020年,他又在原有基础上孵化小鸡,满足本村鸡苗供给,养殖生猪500头,带动本村15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脱贫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张家河村因地制宜确立了以茶叶、香菇、烟叶为主的产业发展之路。工作队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学会科学种植;采用“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金融”的发展模式,成立两家专业合作社,围绕易地搬迁小区建设食用菌扶贫车间;积极发展特色主导产业,2020年改造老茶园33万余平方米,新建茶园33万余平方米,发展烟叶26万余平方米,带动50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0.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房县幼儿园驻村帮扶工作队取得显著成绩,荣获2017年度和2018年度“房县优秀工作队”称号,李敏荣获“房县脱贫攻坚成绩突出先进个人”称号。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我们将继续把群众的疾苦、心声放在心头,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李敏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