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有一支“文艺轻骑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的大草原上,乌兰牧骑队员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让歌声响彻广阔草原,为草原人民送去艺术和欢乐。

    与其相隔千里,在皖北贫困村的村民广场、建筑工地上,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褪去华丽的舞台装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最“接地气”的文艺演出。

    快放寒假了,淮北师范大学2017级舞蹈学专业学生周彬琪却比平日更加忙碌。这些天,她一直为即将在砀山县龙山镇五楼村开展的一场演出排练。此次她将独当大任,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支舞蹈中担任主舞。

    为了让1999年出生于城市家庭的周彬琪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此首歌曲传递出的革命力量,学校专门安排她和队员们前往抗日烈士纪念馆学习了一次,并派历史系教师为他们讲解抗日故事。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震撼’!如果没有这样的演出机会,我或许没有机会深入地了解这些历史。”周彬琪说。

    2017年11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书记李景岗突然想到了一条在音乐学院做课程思政的新路子。

    在李景岗的积极倡导下,属于淮北师范大学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正式成立。三年多来,这支服务团利用社会实践送艺术到基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正能量,累计为基层群众开展文艺演出达百余场,这些演出也成为艺术生们走入生活、了解社会的课堂。

    2016级舞蹈学专业学生贾梓欣曾是第一届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长,当被问及三年来在艺术团得到的最大收获时,她脱口而出:“围在你四周的老百姓的喝彩与掌声。”

    不同于以往在大剧院或礼堂里的表演,三年的时间里,贾梓欣在农村各种各样的“舞台”上都跳过舞,这些“舞台”包括淮北市城市建设的建筑工地、阜阳市颍东区杨付村中心小学的操场、新华红叶林老年护理院的食堂、河东街道张北社区的篮球场……

    “老乡们对你的需要是真的,对你的肯定和喝彩也是真的。”三年来,贾梓欣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基层文艺汇演30多场,在为村民们带去艺术节目的同时,贾梓欣也同样被“教育”着。

    在带队教师樊咫辉看来,艺术的生命和源泉在于生活,艺术工作者只有融入生活、深入基层,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才能有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在深入基层演出时,也在不断汲取当地艺术素材的养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滋养这些“97后”艺术生最好的“养料”。

    对2000年出生于城市家庭的郑美玉来说,在加入学校文化艺术服务团之前,“民间艺术”一词遥远而陌生,它们只是教科书里的图文介绍、网络上的流动影像,“说它怎么厉害、怎么珍贵,无法切身感受”。

    2019年的夏天炎热至极。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郑美玉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北传统民间艺术——花鼓灯表演时的心情。

    这年8月,郑美玉前往阜阳市颍上县关屯村参加文艺演出。其间,由当地老艺人们表演的一出花鼓灯剧目让郑美玉深感震撼。“以前看戏都是在剧院里。”和经过舞美加工后的作品相比,只和演出者相隔1米多的观赏让郑美玉体会到民间艺术的粗犷之美,“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当日户外温度高达38℃,露天演出,没有空调、电风扇,在几层演出服的包裹下,郑美玉的妆早已花掉,“演出服脱下都能拧出水来”。纵使如此,郑美玉依然觉得不虚此行,“艺术接了地气才有灵魂,这些深刻的专业体验在课堂上是感受不到的”。

    演出结束后,郑美玉所在的文化艺术服务团又围绕花鼓灯艺术做了一次专题调研,拜访老艺人,穿上传统戏服,由老艺人手把手教授弹唱方法。

    八旬老人曹树芝谈起这份毕生所爱依旧精神奕奕:“台上一场花鼓灯不过几分钟,台下演员花费的功夫又岂止几年。台上的花鼓灯没停下来,台下花鼓灯的传承却已快要后继无人。”老人的一席话让郑美玉至今念念不忘:“与老艺人们骨子里透出的热爱,一招一式必须做到极致的拗劲相比,我要走的路还太长了。”

    沿着审美普及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宗旨,在文化艺术服务团的基础上,淮北师范大学还将继续拓宽文化服务基层项目。“我们计划将音乐学院和中文系、美术系等系部联动起来,开展立体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如给村民们开设文化讲堂、送春节对联等。多渠道引领大学生积极投身艺术实践,让文艺从课堂走入基层群众,在艺术实践中开展思政工作,为青年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奠定基础。”学校党委副书记朱德顺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