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明理铸品牌 敦品精技育良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与德国米斯巴赫职教中心签订中德友好学校合作协议 学校军事化管理国旗护卫队场面 山东省民族中专学校学子的风采 一带一路“产教研培”协同育人创新中心落户山东省民族中专 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气势恢宏的校园

    才子新诗高白傅,故园名酒载青州。青州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海、泰山之间。东方为木,其色为青,故名青州,为古“九州”之一,《尚书》曰“海岱惟青州”。在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坐落着一所享誉全国的职业教育名校——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山东省民族中专)。近年来,这所学校在快速发展中的基本做法是:

    不忘初心,勠力前行。山东省民族中专校长尹述山的体会是:作为一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只有将每一名学子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高度,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才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近3年来,学校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革故鼎新、思想维新、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走出了一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品牌、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特色办学,立德树人。山东省民族中专的经验表明:在全面推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发展战略。学校落实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全面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打造出汽车运用与维修1个省级品牌专业,机电、汽车、学前、电商、会计5个省级示范性专业,模具、数控、计算机、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4个省级规范化专业。

    以人为本,跨越发展。山东省民族中专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原因就在于:“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定能打造出一所好的学校。”学校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上级的高度重视,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尹述山校长带领的开拓、创新、务实、勤政型领导集体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是他们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破解山东省民族中专的百年密码

    什么是山东省民族中专的百年密码?什么是一所县级职业学校的成功经验?要破解这一密码,就要提到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尹述山。是他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将学校打造成享誉齐鲁的职业教育名校。

    ——“四开精神”拉开创造佳绩的帷幕。2018年,尹述山校长挑起了山东省民族中专的大梁。“开门办教育”“推门进教室”“开门进基地”“推门进车间”就是他的一大创新。学校依靠这种“四开精神”,让学校、师生、企业、行业和社会享受到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红利”,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 

    尹校长毕业于潍坊职业大学,在政府部门工作7年,对行业企业十分了解,也为日后从事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打下了基础。他先后担任青州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和青州实验中学副校长、副书记,成为了一名专家型校长。

    2013年,青州市将原有7所职业学校进行统一整合,以山东省民族中专为办学主体,投资2.5亿元,新建了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学校。2018年,尹述山的名字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从此加快了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据学校党委副书记冯来春讲,2018年8月,青州遭遇特大洪水,学校被淹、连连告急。而正在公示期的尹校长没有拘泥于小节,马上投入到学校的抢险救灾当中。因当时学校正在建设中,一米多深的洪水使乒乓球台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都漂了起来,尹校长带领全校干部教师排洪排涝,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上任后,他就在校园西南角一栋破旧的小楼里办公,就在这里,尹校长勾画出了学校的发展蓝图,办了5件大事。

    一是与地方土地部门协调启用了中德教育大厦。二是征用寺古村的部分土地,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和现代高科技农业基地。三是采取借火点灯的方式,由企业注资新建两栋学生公寓,解决了5000人的住宿问题。将原有宿舍楼改造升级为培训公寓,满足了社会培训需求。四是在市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征用100亩土地,打造山东省一流的校企实训基地,将原技工学校升格为青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五是建立研学基地,将学校打造成为国内高品质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研学基地。

    ——“三大跨越”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2018—2021年,山东省民族中专将实现“三个一”的办学愿景。学校办学规模翻一番,学生由4400人增长到7000人,最终达到10000人的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积由460亩发展到1000亩,建成一所集产、学、研、训、教于一体的现代化职业学校;教师由430人发展到1000人,从而全面打造山东省职业教育新高地。

    什么是山东省民族中专的百年密码?尹述山校长给出的答案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职业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发展观,全面培养创新型的优秀技能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是学校的百年育人密码。

    尹校长说,学校创建于1905年,前身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山东省民族中专、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巴伐利亚职教中心、潍坊电大青州分校等办学单位,集中高职教育、中高级技工教育、电大开放教育、师资培训、社会培训于一身的职业院校。

    目前,学校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10个中专专业;电子商务、幼儿教育、航空高铁等12个高级技工专业。现有国家“1+X” 证书试点1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5个、省级规范化专业4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个、中外合作院校20余所。

    学校与海尔、海信、江淮等120余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汽车工程、机电工程、餐饮服务、电子商务、幼儿教育五大职教联盟,与江淮汽车、网商集团、铭通航空等共建6处校内实训基地,一所现代化的品牌学校,矗立在了青州人民的面前……

    破解山东省民族中专的文化密码

    什么是山东省民族中专的文化密码?什么又是这所学校的治学思想?3年间,尹述山校长以其深邃的治学思想赋予了这所学校新的内涵,为学校的创新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尚德明理,乐学精技”的治学思想,在这里放射光芒。为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将“敦品精技”作为核心文化,确立了“建国家一流职校,搭特色发展平台,创人才孵化基地”的发展愿景,“面向市场,服务一线,保障就业”的办学宗旨,“培养德才兼备、术业专攻的行业精英”的培养目标;凝练出“尚德明理,乐学精技”的校训、“宽严并济,和融竞进”的校风、“广才授业,敦品铸人”的教风、“工学兼长,知行合一”的学风;形成了“德能并举育人才,国际交流促科研,校企合作谋发展”的办学特色。

    这些治学方略,包含“三大”办学理念,即“技能支撑、人才为本、善用激励、用人如器”的用人理念,“严细实恒、人文管理、制度为本、情理交融”的管理理念,“内强素质办出特色,外树形象赢得声誉”的发展理念。“三大”理念构成了山东省民族中专的治学方略和文化密码。

    走进青州市海岱路,一所现代化的校园矗立在人们的面前。放眼望去,校门正中一块长方形大理石上镌刻着“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红色大字,两边是巨轮式的校门,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进入校门,左面是实训中心和青州市社区学院,楼上“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大字格外醒目;右侧排列着凝志楼、明德楼,上方悬挂着“为今天奋斗,为明天争取,为未来创造”的大字,喻示着走进这里的学子,为明天而成才,为未来而报国的人生情怀。

    校门正中,是一处长方形的桃李园,周围排列着“校长五金句”“亮身份、亮承诺”等宣传牌。“担当体现人品,勤勉彰显态度,绩效证实能力,安全检验责任,服务师生成长自己”的“五金句”,践行着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正对校门,是一座11层高的中德教育大厦,是学校的核心区,正中镶嵌着“尚德明理、乐学精技”的校训。教学楼两端向外延伸,宛如两只强大的臂膀将每一名学子拥抱在怀里,放飞着“宽严并济、和融竞进”的教育梦想。

    大楼正前方,便是学校文化广场,中央高大的旗杆直插苍穹,五星红旗、校旗、鲁巴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将整个校园蓬勃的朝气烘托到了极致。

    极目远眺,校门的对面,是两栋新落成的6层高学生公寓。沿校园厚德路往里走,昔日被称为“猪圈”和“锅炉房”的地方,今天变成了安全体验中心、航空实训基地和海岱明珠报告厅。它与学校的景观园紧紧相连,小桥流水、红鲤游荡、荷花出水、美不胜收。尤以园中的“墨池”,喻示着每一名学子蘸满浓墨重彩,书写着成长成才的人生答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