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之外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1年伊始,不少毕业生都开始考虑去哪里工作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观察近几年就业质量报告发现,毕业生们不再扎堆“北上广”,不少“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或者留在大学所在省市,或选择去邻近的发达省市。杭州、西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所青睐。

    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年轻人城市选择的叙事是相对窄化的。“选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等说法,也反映了年轻人顾此失彼、工作生活不易兼顾的两难。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尽管就业机会更加多元,公共资源更为丰富,可日益凸显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让不少人直呼“头大”。节节攀升的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动辄一两个小时的漫漫通勤路消磨着心力,快节奏工作、常态的加班令人感到倦怠。另一方面,回到家乡小城未必就能“岁月静好”,许多人面临着无法学以致用、不习惯熟人社会社交方式等问题。前几年,就不乏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后无法适应,很快又“逃回北上广”的情况。

    这几年,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则为年轻人提供了工作地点的新思路,也不失为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在就业机会方面,人们越来越发现:新一线城市不再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一些行业顶尖的工作机会本身就位于新一线城市。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和发展重点的明确,很多城市也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独特吸引力。比如,提到互联网和电商领域,杭州就已成为求职者难以忽略的目标城市;成都包容惬意、充满活力的城市气质,也使其成为不少文娱工作者的向往之地。

    此外,年轻人的择业观念更加理智,“一定要去北上广奋斗”的执念和滤镜逐渐淡化。很多人找工作时不再把地点作为限制条件,而是要看工作机会、各方面综合考量后再作决定。前段时间,一位“95后”毕业生就跟我聊起了她的求职历程。她在武汉上大学,曾在北京等地实习过,毕业后选择到杭州工作。事实上,正是在北京的那段实习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曾经要在北京闯荡一番的想法也慢慢打消。更加丰富的实习体验,让年轻人有了更为明晰的自我认识和理性的就业选择。

    新一线城市积极的人才政策与相对轻松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对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提供落户和创业支持、生活补贴、购房优惠等实打实的“抢人政策”,能够减少其在事业起步期的生活压力,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温情与善意。

    与“北上广”相比,新一线城市更能满足年轻人兼顾工作与生活的需求。现实中,很多年轻人不愿接受“工作即生活”的逻辑,而是希望有机会体验生活,挖掘自己“斜杠青年”的多个方面。一位到青岛工作的朋友就对当地的环境颇为满意,这里没有过度膨胀的工作压力,也不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闲暇时间,他可以与朋友相聚野餐,看当地的脱口秀和摇滚乐演出;相对可接受的租房成本,也让他有机会搭建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轻松开展自己的副业。

    可见,与其说年轻人不爱“北漂”“沪漂”了,不如说他们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机会。高校毕业生不再扎堆“北上广”,既是年轻人择业观更加理性的体验,也是新一线城市日益崛起、魅力提升的折射。

    (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