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屋喜换新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1新春走基层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海拔1000多米,这些天,冷空气一到气温骤降,但村民包加理的心却是热乎乎的。家里传了几代的老屋,换上了新的窗花、围栏,外立面也是粉饰一新。“搬出去那么多年,这个新年能在老屋吃年夜饭团聚了!我们全家人都特别期待。”包加理激动不已。

    松阳是“拯救老屋行动”的试点县,该县现有保留完整的古村落百余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5个,1000多座老屋需要修缮。这些老屋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绝大多数是百岁以上的“高龄”。

    老屋承载了包加理全家老小的记忆,然而因为年久失修,一家子只能搬出去住。啥时候能“回家”?老包把希望寄托在了修缮老屋的工匠身上。

    记者来到工匠潘吴林的工作室,他正拿着古建筑里的窗花做范本,一边自己动手演示,一边指导着6名松阳县职业中专土木工程班的学徒进行实训。潘吴林14岁从父入行,多年从事古建建造、老屋修缮、古建桥梁木雕的工作,年逾六十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整套手艺传承下去。“县里会这门手艺的没几个人,年龄都和我相仿,等我们老去,谁来留住老屋的乡愁?还得靠这些娃娃啊。”老潘拍着一名学生的肩膀说道。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松阳县职业中专联合相关部门实施了“松阳县青年古建工匠培养工程”,开设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设置木雕、木作、砌筑3个方向的专业实训课,专门聘请潘吴林等工匠进行授课,目前已招收85名学生。

    该校校长吴建伟介绍,学校教师联合当地工匠,把修缮老屋的“土办法”系统设计成教学资源,设置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古建筑工程制图及CAD绘图等专业核心课程。原则是,“能修不换,最少人工干预,采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建材”。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学校将课堂直接搬进了传统建筑。在大竹溪村的县委旧址老屋修缮现场,学生毛鲜亮正在配合木作师傅做着檩条修光的工作,一根根加工过的部件在他们的配合下成为了屋面结构中的一部分。他说:“原先以为修缮老屋是件难事,现在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古建筑中的一部分。”如今的毛鲜亮,不仅是个老学徒,还是位可以代替师傅给新学徒们上基础课的“小师傅”。

    光培养学生还不够,松阳县职业中专开办了10余期面向社会人员的传统建筑修缮从业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测量、识图、建筑概论、装饰画与色彩、建筑施工技术与技艺等。从2016年松阳启动“拯救老屋行动”以来,参与的传统建筑工匠达到了700余人。

    老屋修复好了,村庄又“活”过来了!记者来到三都乡杨家堂村,整个村庄顺着山势建起“阶梯式”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原来村子里只有六七十名留守老人,看到村里条件改善,年轻人陆续回村。不仅如此,6家老屋改造成了民宿,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每年也带来30余万元的增收。

    “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把村道挤得水泄不通。”三都乡一位村民说,几年前,村里一个小伙子把日常生活场景拍成短视频在网上发布,杨家堂村的老屋成了“网红打卡地”。

    据统计,2016年以来,松阳县215幢百年老屋换了新颜。吴建伟说,学校将进一步丰富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培养更多有地方乡愁和文化保护理念的“生力军”,用老手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