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整”走向“融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首批课程改革示范校,一直以来把打造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响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回应教育规律的内在需求,适应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不懈追求,学校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实施为契机,重塑学校课程的整体形态,把学习者置于中心,从课程统整走向课程融合,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学生充分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
统整:课程全员共建,学生个性化修习
学校从基于校本、立足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提出课程统整的思路,以学校为单位,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校本特色的重组,保证了三级课程在学校层面上的一体化与整体性,形成合力,有效实现课程整体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
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立体课程体系
学校分三个层面推进课程统整的校本实践: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以及跨模块、跨学科的统整。学校首先按学生修习方式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每一名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涯中必须修习的课程,确保学生学习的基础性;选修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让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为学生选择学习和分层学习搭建平台。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分为A、B、C三类。A类课程是指为学生专业素养服务的国家规定修习的基础类课程,为学生参加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奠基;B类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的资源状况和学校的办学方向为学生提供的综合类课程;C类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高位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的特色类课程。
比如,必修的A类课程有各学科国家课程(含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B类课程有公民教育、生涯规划、生命教育、寻访常州历史文化和各类体育艺术拓展课程,C类课程包括晨会、阅读课程(含创新作文大赛)、50个自主实验等。选修课程的A类课程包括学科选修课程(根据省教育厅规定)、补习教学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等,B类课程包括竞赛类课程(数、理、化、生、信息)、创造类课程(含头脑奥林匹克、科技周)、模拟联合国、学生社团等,C类课程包括大学进修课程、周敏泽数学思维学校(含数学文化周)、曹文信息思维学校、AP课程等。这样,必修与选修分类,A类、B类、C类分层,搭建起符合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实际需求的立体课程体系。
为个性化和选择性学习提供课程支持
为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坚持课程建设重心下移,倡导每一位教师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校课程方案引领下编写了《学科课程实施纲要》和《学科教学指南》,研制了各学科的《学生学习手册》。在保障学生基本学力的同时,为学有所需、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尽可能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各年级段开齐开足开全基础课程(包括高三学段的体育、艺术课程),实行自主研修与免修相结合,彰显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与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某一门学科课程,如何体现自身学科特色和独特的育人价值?以生物学科课程建设为例,学校生物学科以江苏省首批“高中生物课程基地”为载体,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变革,以让生命灵动为理念,以构建选择性学习体系为主线,以“五室两馆一园”(2个基础实验室、2个探究实验室、1个创新实验室;1个模型制作体验馆、1个现代农业体验馆;1个遗传实验园)为特色教学环境,大胆提出以实验为学习方式、以实验统整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中生物实验体系,逐步形成了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走进实验室,在实验中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这条“课程统整→实验分级→课程基地→选择性学习”的课改之路,被江苏省课程基地专家组誉为“全省课程基地建设的标杆”。
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回归生活世界
2018年9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加入了全国第三批新课改行列。为了应对新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高考模式的变化,学校着力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课程开发以及创新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价值转型,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需要。
有了江苏省“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和“高中数学课程基地”的实践经验,学校结合新课标和新高考,探索从“学科课程基地”走向跨学科的“大课程基地”建设,成立了人文研学中心、科技研学中心、体艺研学中心和国际研学中心四大研学中心,并以课程融合的方式重构学校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起开放的课程系统。
三种方式推进学科间知识整合
融合理念下的课程开发分为学科视角和主题视角。学科视角聚焦学科目标,透过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促发各学科知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主题视角主要是以某一综合主题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跨学科、跨班、混年级的合作,用不同学科的表达方式聚焦同一主题,推进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两者共同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融合课程。
学校的融合课程主要有两大类。Ⅰ类必修课程是新课标下国家课程中的各学科“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这是国家规定的学习内容。Ⅱ类研修课程是新课标下国家课程中的各学科“选修模块”和校本课程,旨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融合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研修课程中,根据融合方式不同分为三类:
一是学科内融合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关注本学科的课程内容,对同册教材内容的重构采取横向融合策略,对跨年级教材相关联的内容重构采取纵向融合策略。这类课程指向学科素养的培养,由学科教师负责实施,有名著赏析、文学创作、微积分初步、美术鉴赏、装饰艺术等。
二是跨学科融合课程。主要以某一学习内容为切入点进行多学科统整,不同学科用不同的学科方式表达,聚焦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开放自由,由各“研学中心教师合作体”负责实施,有话剧表演、模拟联合国、数学建模、音乐与舞蹈、艺术体育等。
三是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主要以某一综合学习主题为切入点,可以跨科、跨班、混年级,教学中不同学科教师合作上课,用不同学科的表达方式聚焦同一教学主题,聚焦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育,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由教师共同上课,也可以多主体参与。这类课程有中华传统文化课程、STEAM课程、旅行研修课程等。
构建以“研学中心”为载体的大学习平台
学校“大课程基地”建设以四大研学中心为载体,各学科联动,教学行为的发生、资源设施的整合都围绕“学习者中心”来构建。学校原有行政班、教研组、年级组管理教研教学的功能在研学中心形成交集,打破了课程、教师、班级、时空等边界,形成了“大课程基地”的规模效应,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支持,使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在适切的地方学习适切的内容。这种学习流程再造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壁垒和管理壁垒,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选择性学习、深度学习和创新学习成为可能。
学校成立了相应的“教师合作体”,采用教师合作制的方式全面推进四大研学中心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估及资源环境建设。学科教师之间或者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主题紧密合作。每位教师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以协同的方式解决课程融合、环境共建、资源共享等问题,形成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合力源。
以学校的“人文研学中心”环境资源建设为例,正在建成数字化学习室和专业活动室,包括:国学馆、史学馆、小剧场、思维实验室、AR/VR 3D实验室、数字化生存实验室、模拟法庭、联合国模拟会场、影视创作基地、英语视听教室、英语阅览室、多功能演讲厅等。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和学生成长的阶梯。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不断变革,从“课程统整”走向“课程融合”,初步构建了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核心诉求的大课程体系。这一取向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转型,也是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校本应对。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