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高铁建设 铸就筑路先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

    华山脚下、渭水之滨,全国仅有的以“铁路工程”命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筑梦前行。“十三五”期间,全校师生勠力同心,用奋斗定义时间,用创新迎接挑战,众志成城画出了同心圆,师生合力跑出了加速度,书写了追赶超越、硕果累累的陕铁答卷。

    这5年,学校实现了“一大追赶超越”:成功入选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跻身全国高职前列方阵;完成了“两大关键任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首批全国高职诊改试点;实现了“三大重点突破”: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教学资源库和国际化合作办学;在党建思政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八个新”,为“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思政工作得到了新加强

    成功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坚持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制定出台《领导班子成员约法十则》《创新型、专家型、服务型领导班子建设方案》等规章制度,学校党委两次获评全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领导班子两次荣获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学校党委中心组被授予“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全省高职仅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制度,全面推进党建“双创”工作,建设国家样板支部1个,省级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

    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深化思政“大练兵”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0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等称号。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三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

    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新突破

    学校构建了“政行企校”四方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协同办学格局。基于以群建院理念组建了8个专业二级学院、4个特色学院,推进简政放权,夯实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开设专业由33个增至42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聚焦行业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以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辐射带动铁道机车等4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扎实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了“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文化纵横贯穿”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作为全国首批10所诊改高职试点院校,顺利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复核。承担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和项目80项。新增国家教学成果获二等奖5项(主持2项,参与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通过主管部门验收,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铁道交通运营等6个专业立项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线开放课程60门,入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部,获评省级优秀教材7部。立项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两项。入选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14个专业获批“1+X”证书试点。

    人才队伍建设汇聚了新动能

    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获评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个,陕西省师德先进、师德标兵2人。坚持内培外引,引进高级人才19名。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4个,其中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两个。

    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国家奖9项,陕西省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省级奖43项。获评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培育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陕西省“三秦工匠”、陕西省教学名师等11人。32名教师在全国行指委和教指委担任职务。

    科研社会服务创造了新业绩

    建立健全了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全校教职工发表各类论文256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62篇;授权专利30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立项厅局级以上课题438项,纵向教科研到款245.6万元。承接横向课题、社会培训合同总额4700余万元,为企业创造价值逾2亿元。高性能混凝土实验室获得陕西省批准,学校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BIM技术创新成果获奖42项,获奖数量和等次位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获评“推动陕西省BIM发展先进单位”、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开发特色培训包40个,为20余家企业开展了60多个技术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近10万人日。学校结对帮扶渭南市临渭区和汉中洋县脱贫攻坚,两县区成功脱贫。学校连续3年获得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对外合作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盟、院、坊、圈”中外合作办学格局。成立了省属高职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萨马拉交通学院。学校积极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立项国家教育援外项目1项。启动建设海外“鲁班工坊”,面向肯尼亚、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派出教师40余人次,完成700余名职工、5.1万人日的培训。引进中俄青年创客创业孵化器等项目,拓宽师生出国(境)研修访学渠道,师生出国(境)短期交流培训301人次。学校连续两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西北地区高职仅有。

    与中铁一局等19家优质央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稳定校企合作企业达到308家。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中铁高铁、铁建盾构等8个产业学院、3个协同创新中心、15个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和251个产教融合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组建铁成特色试验班38个,BIM、国际盾构施工等现代学徒制培养班41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通过上级验收。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新高度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艺术、劳动、创新创业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奖383项、省级奖1088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4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生体育代表队先后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24项,荣获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健身健美锦标赛团体一等奖18项,《蒹葭》获第六届“陕西荷花奖”大赛金奖。学校入选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成效50强”。优秀校友品牌效应彰显,窦铁成获“最美奋斗者”称号,王刘勋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张戈亮获全国线路工技能竞赛之冠,王刘勋、贺琪等校友入选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

    学校招生数量大幅增长,年录取人数突破6000人,招生计划较2015年增长2000余人,新生报到率稳定在95%以上。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专升本学生培养工作。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87%以上毕业生就职于铁路行业央企。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连续3年发布《陕西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报告》,学校就业质量获评A+和A,稳居全省高职前列。《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平均月薪达5124元,位居全国高职第八位、陕西高职首位。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等7个维度均高出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办学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学校资产总额达到13.06亿元,建成校内实训基地(室)152个,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33个,新增教学仪器设备4094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406亿元。学生规模由12684人增至16000人,图书馆藏量增加至96.32万册。建成全业务校园一卡通系统、网上一站式办事大厅及大数据分析与质量监控平台,建设智慧教室、微格教室等120余间。学校荣获全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连续两年获评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暨45周年校庆等多项大型活动,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果500余次,校园文化成果荣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1项。官微连续三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十强,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师生幸福指数取得了新提升

    建成教师发展中心、职工活动中心、职工书屋、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每年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累计帮扶资金158.6万元。启动实施教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实现全部教职工每年体检一次。深化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教职工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获评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称号。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陕铁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