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脱贫攻坚 蓄势乡村振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几年,在农村建得最漂亮、最牢固的一定是学校,工作环境最优越、最舒心的一定是教师。这是教育部定点帮扶带给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变化。”威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崔耀鹏的话,说出了几个地区干部群众的心声。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地学生与教师身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精神面貌更加乐观开朗,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高。

    在教育部挂职干部的推动下,威县枣园乡所有小学实现了“双师课堂”全覆盖,中心校采取“一拖三”模式对教学点进行常态授课,5000多名学生受益。课堂上,听着北京名师带领农村学生放声歌唱,枣园学区校长张文志喜不胜收:“‘双师课堂’大大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短缺、开不足开不齐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

    在滇西的彝乡南涧县,很多群众长期没有走出大山,对未来没有规划、缺乏目标。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系统挂职干部组织当地小学生来到北京,参观名校,巡访古迹,体验首都魅力。每次活动结束,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都会发生显著变化,梦想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教育扶贫,是各类扶贫中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举措,需要时间检验和群众检验。教育扶贫成效不是简单表现在捐款捐物,而是在深层次上谋划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解决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一名曾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挂职的教育系统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硕果累累

    教育扶贫展开秀美画卷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健康扶贫;汇聚智力优势,推动科学决策;推动科技转化,改善发展动能;深挖地方特色,引导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个翔实的数据、一件件创新的事例,刷新着教育部定点扶贫的成绩单。

    青龙是山区大县,以种植林果为主,支柱产业板栗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但由于缺少科技支撑和产业规划,产业发展长期面临产量低、缺少深加工、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教育部挂职干部借助高校学科和科技优势,对接多所院校参与青龙县的脱贫攻坚专项和产业项目实施。如今,因地制宜的林果产业基本帮农民实现“人均3亩果、收入6000元”,又不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产业增收和就业增收两不误。

    教育部还协调国家开放大学将青龙职教中心纳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构建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县农广校、24所乡镇成人技校为基础,农业科技特派员共同参与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面向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农村青年、种养大户和进城务工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有近1000人获得大专学历。

    威县人常用“四不靠,两没有”描述艰难的发展条件——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铁路、不靠大城市,地下没矿藏、地上没资源。老百姓如何富起来是个难题,也是定点帮扶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在教育部牵头下,威县先后与6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一系列产学研项目成效显著。围绕梨产业,在河北农业大学梨产业技术专家张玉星教授团队帮助下,威县制定了高效梨产业带建设规划。如今,10万亩优质梨树硕果累累,40家龙头企业、120家农民合作社入驻梨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全县1.87万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教育系统挂职干部上茶山、下田地、进农户,了解县情、民情和社情,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精准扶贫的“路线图”,通过教育帮扶和产业帮扶两轮驱动,不断提升云县自身“造血”功能。2018年,云县作为云南省首批、临沧市首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

    从产业贫瘠到蔬果满园,从学生外流到人才辈出,从干瘪的腰包到幸福的笑容……现在,走在这几个地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深度贫困发生的地方。在校园教室、产业基地、田间地头、百姓院落,一幅幅“扶教育之贫、靠教育脱贫”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当地的老百姓用最质朴的语言说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真是鸟枪换炮了!”

    ■亲历者说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阿贤华: 

感谢教育部对滇西大的支持和帮助

    我是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2013年起参与滇西大的筹建工作,亲自经历和见证了教育部扶真贫、真扶贫,用心、用情、用力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个过程。

    教育部亲自主导、参与编制《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方案》,在办学构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师资配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改革措施,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领导对学校建设和发展高度关注,多次率相关司局同志到学校调研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高位协调推动学校快速建成、招生。

    教育部还统筹安排部属高校对学校总部和特色学院进行N对1的对口帮扶,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协调资金、提供资源、派出干部、定向培养博士等方式实施精准帮扶。教育部银龄教师计划实施两年来,共有74名银龄教师到学校开展传、帮、带工作,325名教师和6609名学生受益。

    (本报记者 李配亮 采访整理)

威县二中校长魏凤烨:

春风拂面,未来已来

    2019年2月,教育部挂职干部协调的一批由企事业单位捐助的教育信息化改革项目在威县中小学落地,这些项目助力威县教育信息化实现“弯道超车”。

    现在,县城中学的学生可以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名校的学生同步上课,域外名师“双师课堂”也为校域“双师课堂”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在这一系列变化里,变化最大的是教师:他们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为了合作学习者、习惯培养者。比如,教师在课前通过大数据精准掌握学情;智能云平台融集体智慧,便于教师高效备课;智能化平台可以自动统计分析学生做题正确率,形成错题库,进而精准推送作业;课后教师可观看课堂录播,进行反思总结,提升教学能力……一大批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搞教学的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在教育部定点帮扶下,我们在硬件技术和教育理念上都有了很大提升,这种由内向外的变化将继续鼓舞我们行走在教育创新的春天里。

    (本报记者 林焕新 采访整理)

青龙县第二中学校长吕凤楼:

定点帮扶显成效,山乡教育结硕果

    2020年11月17日,青龙二中的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组专家当场宣布,学校高标准通过验收,晋级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这掌声的背后凝聚着全校师生多年的追求与付出,更是对教育部帮扶青龙二中的肯定与感谢。

    时间回到2019年9月,青龙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分散在乡下的三所普通高中撤并整合为一所学校,成立青龙二中,但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教育部定点青龙扶贫组了解到情况后,在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联系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先后投资320余万元,为青龙二中改造了音乐教育中心和美术教育中心,建设66个琴房、3个舞蹈教室,购置大量器材,满足学校多样化发展需求。

    教育部对我校的帮扶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层面上,更体现在学校规划、课程建设、教师成长等方方面面,让撤并后的青龙二中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目前,青龙二中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课程完备,学生成长自主多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报记者 高毅哲  采访整理)

治多县教育局副局长周伟帮:

高原情,援青情,教育

    2010年起,脱贫攻坚的春风吹遍治多,教育部投入大量资金、资源在治多开展教育扶贫,先后选派李雪明、刘海峰、胡炜、胡希召等四批干部入青进玉驻治多。

    这些援青干部承诺:一次治多行,一生治多情。多少次夜深人静,他们在探索治多教育发展的出路。多少次雪漫前路,他们在调研治多师生生活状况。多少次团圆佳节,他们在为治多教育奔走。

    看到牧区教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援青干部牵线搭桥,组织牧区师生远赴山东济南参加业务培训和夏令营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灵魂深处激发学生励志成才的决心。

    2018年治多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一次性通过国家督导验收,成为全州唯一提前一年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域。一件件造福治多师生的实事,把党中央的关心送到农牧民身边,让教育成为民族团结互助的“加油站”、社会和谐安宁的“稳压器”。

    (本报记者 高众 采访整理)

上犹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科阳:

教育部挂点干部是媒人、贵人、亲人!

    2019年,国家级贫困县上犹县脱贫了,这个消息传遍千家万户,许多曾经的贫困户都笑开了颜。

    几年来,教育部挂点干部牵线搭桥,促成了华中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对上犹各层次学校的对口帮扶。名校点对点、名师手把手,较快地提升了上犹教师的业务水平。这些“媒人”促成了贫困山区县教育的跨越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