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跑者”的旅程
什么样的演讲,会让当了26年骨干的教师,紧张到说话结巴、头脑空白?答案是“三公”遴选现场的竞聘演讲。
演讲发生在湖南省汉寿县。
2016年,该县推出一项改革措施,以“公推”“公论”“公选”的“三公”方式遴选中小学校长,竞聘演讲是“公选”环节的重头戏。
“三公”之外,2016年至今,汉寿县还推出了多项改革,目标直指“优质均衡”。
人口87万,面积2021平方公里,学校209所,在校学生(含幼儿园)总数近10万人,在岗在编教师近5000人,2017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
教育规模不大不小,教育发达程度不高不低,类似汉寿这样的“跟跑者”,在中国的2000多个县中还有很多。
船行中游,不进则退。
如何突破“中等发达”瓶颈,早日实现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跟跑者”汉寿近些年的改革探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教师管理五大难题如何破解
2016年,雷常元从某乡镇党委书记调到县教育局担任局长,他所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城区缺学位,农村缺功能室”问题突出;教育系统负债2.58亿元;教育教学质量出现滑坡,中考成绩在全市排名下降,高中发展隐隐出现与全市“第一方阵”高中拉开差距的趋势;教师队伍问题不少,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下降。
2017年,汉寿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上述部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然而,脱岗“吃空饷”、补课“乱收费”、借名“谋私利”、怠教“庸懒散”、顶风“违禁令”五个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
个个都是“硬骨头”,条条都是“老大难”。怎么办?
有人建议:“一个个解决比较好,不然教育局压力太大。”
有人悲观:“五大问题,教育局能真正解决其中一个都不得了。”
“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是联动的,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环境不好,所以一定得同步推进,同时解决!”曾担任过县纪委副书记的雷常元“谋全局”的想法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后几年,五大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整体推进。
先说脱岗“吃空饷”。
“有300多人啊,现状可谓严峻。”教育局人事股股长钟学安向记者介绍道,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局迅速成立15个调查工作小组,利用半个月的时间,统计出每个学校的不在岗人员名单和缺岗原因,“三次登报说明以后,如还有人拒不返岗,则实行解聘”。
然而,解聘不是一件容易推进的事。很多人想方设法找关系、打招呼,不愿意被解聘,教育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但雷常元咬紧牙关,始终没松口,所有问题一律按规定处理。
据钟学安回忆,教育局曾先后10余次邀请县人社局、编委办、法制办的工作人员共同商议解聘事宜,并通过提交1次县委常委会议,召开3次教育局内部会议,最终集中解聘97人,有效消除教育系统内的脱岗“吃空饷”现象,保证每一位教师“在其位、谋其事”。
再说补课“乱收费”。
几年前,“老师上课不讲下课讲”、在职教师在外开设补习班现象在汉寿县并不鲜见。然而,教育局鞭长莫及。“我们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系统内,还来自家长的不理解。”教育局党风党建室主任饶志丰回忆道,当年城区一所公办小学的教师在家里组织学生补课被发现后,教育局立刻将其调离城区学校。很多家长对此不理解,认为该教师教得好,孩子有需要,是教育局的规定太严苛。
“决不能因为少数人对利益的追逐,影响整个汉寿教师队伍的形象。”抱着这样的初衷,汉寿县教育局成立督导小组,定期在学校周边小区进行巡查,专门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进培训机构上课。
随着教育局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公办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现象锐减,教师安心课堂教学,家长在尝到不需额外支出补课费用也能让孩子上好课的“甜头”后,不理解的声音渐渐消失。
2020年,汉寿县进一步提出“三个零容忍”工作原则,对安全失责、师德失范、教学失职行为实施清单式管理,做到“有规可依、有失必惩”。目前,该县“三个零容忍”专项整治工作动态已连续通报5期,14名涉及违规征订教辅资料、违规订购学生饮用奶、违规补课等行为的教师“榜上有名”。
2016年“专项整顿年”,2017年“制度规范年”,2018年“形象提升年”,2019年“巩固深化年”,2020年“提质增效年”,几年下来,共为学生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上亿元。曾困扰教师的“怠教‘庸懒散’”和“顶风‘违禁令’”问题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人人都想争优秀、人人都想受表彰”蔚然成风。
采访中,汉寿县第二中学教师胥尚荣谈起这几年学校里的变化,感受最明显的是,“身边的同事更加重视学习,敬业精神大大提升。教风正、学风正的二中,师生精气神和学业成绩都面貌一新”。
“教师心中,关乎利益的东西少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关注教学。唯有如此,师德方能立起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更好地落实到位。”说完,雷常元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一位家长转发给他的微信。里面是一位已有28年教龄的教师在开学一周内写给家长的两封信,每封信长达4000余字,信中内容主要是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并提醒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心理变化、怎样调整等。
“这名教师是我县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她做的只是一件平凡小事。其实教育从来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正是这些细微而平凡的小事,构成了汉寿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环境。”雷常元说。
校长选拔新模式如何引来活水
“如果不是去行政化改革,即使再过10年,我也不一定具备晋升为副校长的资格。”1975年出生的宋艳华,在2016年刚过不惑之年时,通过三轮竞聘,走上汉寿县第一中学副校长的岗位。在此之前,他的岗位是高一年级部主任,且任期未满一年。
2016年之前,作为省示范性高中,汉寿县第一中学的校长、书记行政级别为副处级,副校长则与县教育局局长同为正科级。宋艳华当时什么级别都没有,按照传统机制无法担任副校长。但得益于那一年汉寿县开始试行的校长去行政化改革,宋艳华成功竞聘上了副校长岗位。
“岗位来之不易。”宋艳华回忆,竞聘过程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
先是前期报名、资格审查,有14人入围。第一轮竞聘是由县委书记命题、县纪委全程监督、所有县委常委任评委的演讲环节,8人被淘汰。第二轮的主题是说课。12名来自外县、教学经验丰富的评委为竞聘者打分,又有2人被淘汰。第三轮在学校。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分赴4位入围者任职的学校,考察4人的教学实绩、工作能力,并进行民意测评。最终,3人脱颖而出,被聘为县一中副校长。
“3人都是‘70后’,受聘时最大的45岁,最小的40岁。”钟学安说,去行政化改革后,校领导班子成员“年轻化”成为显著特点。此前,因为需要“套”行政级别,县第一中学的校长、书记和6位副校长,年龄全部在50岁以上。且一个县的教育系统内部,正科级干部数量有限,副处级干部只有县第一中学配备两位,导致校长、副校长的校际交流也极难开展。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学校,弊大于利。
2017年,依照一中副校长的竞聘模式,汉寿县陆续完成了一中、二中和五中的校级领导去行政化改革。同时,在常德市范围内启动了一中校长竞聘,新聘的校长,与其他竞聘上岗者一样,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聘书,任期3年,如3年后考核不合格便自动解聘。
三年一聘,人员能上能下。通过取消职级过高的高中校长行政级别,汉寿县有力拓宽了高中校长人选渠道,新鲜血液能及时补充到位,使各高中校领导班子的运行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让该县普通高中发展出现了新变化。2020年高中学考,全县参考人数2996人,合格率达到了99.93%。而在2016年参考人数、科次相当的情况下,考生的不合格科次超过了2000人次。2020年高考,全县600分以上人数143人,较上年翻了一番。
作为县域教育的出口,高中教育发展得如何,也与义务教育阶段打下的基础是否牢固密切相关。
对此,汉寿县迈出的第一步是改革县一中的招生办法,将该校的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各乡镇中学。2018年,汉寿县指标分配到校比例为70%,2019年上涨到80%。同时禁收线下“择校生”,取消特长生加分制度,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
下一步,汉寿县将改革聚焦在了“领头羊”校长身上,将中小学校长遴选方式调整为“三公”,即“公推”“公论”“公选”。
2019年暑假,通过“三公”遴选,王兆国成为洲口镇中学校长。“我头一年也参加了校长遴选,没选上。”当了26年骨干的王兆国,用“非常紧张”回忆道。尽管已经有了经验,再次报名后,面对“23人报名只取5人”的竞争态势,他依然“压力山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