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可以称得上是文化传承与地区特色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承载体,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四川有中国第二大藏区和仅有的羌族聚居区。如此得天独厚的区域环境,便于在四川省内开展有关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的科研和教育工作。

    成都体育学院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艺术学院”)是在成都体育学院“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这一鲜明办学指导思想下成立的,自成立以来,艺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坚持“德技并修、体艺融合”的专业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模式,在学科专业特色发展、课程体系创新建构、科学研究借鉴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持续深化拓展。

    构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唱响文化自信

    高校是人才与文化贯通的桥梁,具有保护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艺术学院近年来积极构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首先,设置专业化课程。艺术学院将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与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根据民族舞蹈技能多种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特点,规范民族舞蹈课程设置。同时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少数民族舞蹈内在的灵魂,艺术学院积极做好舞蹈理论课堂的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其次,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设置体系。艺术学院将不同阶段的理论课程与训练、创作课程穿插安排,将舞蹈案例穿插进日常教学中,提倡理论、实践、创新、案例融合的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守正出新

    民族舞蹈教学方式是贯彻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艺术学院一方面摒弃“散养教学”模式,以全新的针对性教学来进行民族舞蹈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展现学生的舞蹈特性。另一方面,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寻根活动,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与传统表演艺术家交流,了解少数民族特色乐器和特色服饰的设计制作过程,聆听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歌与乐曲,欣赏少数民族热情洋溢的舞蹈,使学生寻找民族文化根源,提升文化素养,助力其民族舞蹈的学习。

    优化教学资源,繁荣舞蹈创作

    艺术学院积极拟定师资资源改造计划,一方面从各艺术团体、高校引入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舞蹈教师,聘请专业的舞蹈专家、学者入校开展讲座或实践创新交流活动,为校内师资注入新的力量;另一方面,根据既有的课程设置、教师资质、年龄和特长进行师资力量合理配比,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研讨、体验机会,多方面促进师资资源优化。

    注重教材资源与道具资源的开发利用。艺术学院在日常教学中积极选取典型的、适当高于学生现有舞蹈基础的教材,同时选取以传统民族服饰为主的服装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与此同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收集、开发、整理当地民族舞蹈,纳入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和教学中,为民族舞蹈教学提供更多的教材资料。

    少数民族舞蹈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印记。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四川地区的区位优势,推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有助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培养民族舞蹈特色人才,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成都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韵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