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测与毕业证挂钩大有深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下发《南通市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与毕业证挂钩,同时规定测试成绩未达良好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这一敢为人先的举措,体现出地方教育部门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方面的决心。

    这份看似严苛的改革方案,是否有些激进呢?梳理政策后发现,未必如此。2019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随即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同年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个《意见》均提出,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这是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底线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系统设计,提出“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以明确的问责机制倒逼学校体育改革落在实处。

    据媒体报道,南通市《方案》内容的制定是基于大量调研和南通市过去两年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在未实施《方案》前,小学毕业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已达到90%以上。可以说,体测合格是一个健康、健全的普通孩子基本都可以达到的水平。它不是超纲要求,也不是附加的额外“特长”,而是每个孩子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不及格不发毕业证,并不表示体质测试不及格的孩子不能毕业。

    一个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和高均衡发展,一定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改革和落实政策的务实行动。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学校体育对于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幸福生活和国家未来持续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体育改革迫在眉睫。在大多数地方抱着观望试探的心态时,南通市走出了敢于打破旧局的第一步,值得点赞。

    少年强则国强。我国小学生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是教育改革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将体质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可以倒逼学校体育课程提质、家长重视程度提高,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是为当前实现“以体育人”的有益探索。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