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科学评价建设成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3-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是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我国目前在诸多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创新链的断裂归根结底在于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缺失。这就要求高校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同时重视基础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性作用,全面提高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等指标,强调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并培养与之匹配的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科学与教育天然具有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高校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交流合作与融合创新,既是责任,也是机遇。大学在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也应该成为评价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五是坚决破“五唯”,激发创新活力。高校要以学习贯彻《评价办法》为契机,不断深化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探索符合各学科发展阶段和目标要求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要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调学术自主激励、学术自立、自信和自律,建立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促进各类学术成果涌现和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育人成效评价导向。

    紧抓落实立德树人的评价关键

    记者: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重点之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评价办法》作出了哪些制度设计?

    张平文:《评价办法》抓住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评价关键,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关键指标,有利于高校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核心,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优化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评价办法》破除教师评价中的“五唯”倾向,综合考察教师队伍任岗期间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真正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曹淑敏:《评价办法》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树立潜心育人和顽强攻关的鲜明导向。

    一是突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必须首先突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高校在教师思政教育、引导教师爱国奉献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突出成效。评价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是否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教师思政教育和工作的条件是否完备,“中温—下凉”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破解,教师的理想信念是否切实得到提升。

    二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思政的核心内容,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教师职业全周期。建设高校是否构建起科学管用的师德制度,是否将制度落实到位,是否设有常态化、长效化的师德建设机制,是评价的重要观测点。

    三是强调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评价办法》明确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坚决克服“五唯”顽疾,突出质量贡献,强化精品课程、教材、教学业绩、代表性论著、重大项目、专利成果转化的考察,摒弃“数论文、数项目、算经费”的简单做法。

    构建动态、多元的科学评价体系

    记者:以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是教育评价领域的共识。《评价办法》如何实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动态、多元?

    瞿振元:“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以发展的、动态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学校与学科的发展与成效,如何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充分体现中央要求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精神,确实是一件颇需费心思索的事情。

    《评价办法》提出了设置“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维评价角度,不仅重视对当下水平的评价,而且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还重视对长期发展潜力的评价,从而引导高校和学科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这是《评价办法》中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整体发展水平——考察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现实水平,特别关注在可比领域或方向上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比较;成长提升程度——考察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体现成长增量及发展速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学科的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创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发展的条件与水平,体现学校对办学根本使命的追求和发展潜力。

    张平文:《评价办法》突出“多元评价”,创新构建了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组成的多主体评价,坚持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按不同维度、不同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既有利于全面客观呈现综合建设成效,又有利于引导高校踏实推进建设。

    钟秉林:在评价方法方面,“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既依据公开数据、可参考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及监测数据进行定量评价,也针对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定期发布的进展报告、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典型特色案例及其他写实性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

    在评价主体方面,“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既落实高校自主评估基础地位,发挥同行专家指导咨询作用,又参考第三方评估的结果,构建由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构成的多主体评价。

    日常动态监测助力以评促建

    记者“成效评价实行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是此次《评价办法》的亮点之一。相比于单一的周期评价,加入日常动态监测对助力“双一流”建设有什么益处?

    瞿振元:“双一流”成效评价建立了常态化建设动态监测体系,主要由建设高校实时更新数据,同时集中政府和第三方数据,及时应用数据进行诊断预警和政策调整,及时纠偏治本。同时,把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监测、改进和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日常动态监测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它不仅可以尽量减少评价对学校的干扰,让建设高校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发挥主动性能动性,静心建设,久久为功,持续提高建设水平,还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和关心各个建设高校的发展动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钟秉林:“双一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达成,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或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生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要激发学校内生动力,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双一流”建设强调动态调整,坚持滚动竞争、优胜劣汰、注重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明确将建设成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小支持力度。这有利于避免以往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身份固化和“贴标签”现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