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的湖南探索
“三全育人”新格局如何真正形成?如何改变过去“单打鼓”“独划船”现象?如何让思政工作更有感染力?
近年来,湖南高校思政工作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精准施策,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摸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针对性强、有感染力的“湘味”“三全育人”路径。
2019年1月,湖南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今年1月,湖南举办了“为时代育新人‘三全育人’高端论坛”,110余位高校领导齐聚长沙,形成了《“三全育人”湖南共识》,标志着湖南高校思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虚功怎样才能实做?——项目驱动
“只负责教书,不负责育人”“思政工作,是思政课老师与辅导员老师的事”……“育人,与我无关”现象,曾经在高校较为普遍,由此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10年前,湖南省委、省政府就认识到,抓好思政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
早在2009年,湖南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即在省、校两个层面广泛立项,立项内容包括思政研究、日常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等,几乎涵盖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所有方面,并定期根据工作重点难点调整方向。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个项目(课题)由学校申报,省里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者省委教育工委给以一定的经费资助,学校再相应配套。每年立项高校思政工作课题30个、思政教育研究课题和思政课教改课题100个、择优资助项目10项。
项目驱动好处在哪里?
“思政工作是门大学问,也要有项目设课题;有了项目和课题,思政工作才有了抓手。”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认为,一方面,用项目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是一种常态,而思政工作则缺少相关措施,思政课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等,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思政工作方式,比如开会、谈话、理论学习、党团组织活动、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凸显出诸多的不适应性,思政工作虚化弱化现象严重。
有了项目这根“小杠杆”,撬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地球”,便有了支点。10年来,湖南省财政共投入经费1.26亿元,立项建设省级项目4223项,带动立项建设校级项目1万余项,可以说,是校校有工程、院院有项目、人人来参与,有力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虚功实做。
心理健康教育,是湖南高校思政工作立项最多的内容之一。“很多学校既无专职教师,更无工作设施。”10多年前,湖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通过合格心理咨询室项目建设,全省近百所高校的117个校区,建设了113个合格心理咨询室,面积达17343.6平方米,是2009年的3倍。每所学校每个校区都有心理咨询室,有的甚至开到了院系。
湖南师范大学是省级立项较多的学校之一,共计100多个,获批资金800多万元。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周俊武主持的网络育人项目“从‘条块分割’到‘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下一体化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长沙理工大学也拿到了60项,其中“心理育人”和“课程育人”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湖南工学院,校级项目310个,“充分整合了校内的各种资源,覆盖了3支队伍的几乎所有教师”。
正是因为看到了项目抓手的作用,自2019年起,湖南将实施近10年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整体升级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目前已经投入“双一流”思政专项经费5600万元,培育建设了23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40个试点院(系);遴选立项309个“十大育人”思政工作精品项目、373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100项骨干队伍建设项目、193项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9个创新发展中心、5个培训研修中心;还争取省委宣传部连续16年单列计划给省委教育工委每年设立30项省社科基金课题(高校思政专项)。
“之前一个项目都没有。”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金学,1987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做辅导员,2015年获评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但因为课题较少,2003年就已获评副高职称的他,十几年了,却因为条件达不到,无法申报正高职称。
“感觉有点被边缘化了,好多辅导员想转岗。”采访中,大家谈到当时的情况,都有些感叹。从2013年开始,张金学连续成功申报到6个项目,再加上学校的“双线晋升”政策,2019年,张金学终于评上教授职称,“没有这些思政项目,我不可能评上正高”。
不仅是张金学,记者采访的上百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几乎每个人都说,项目既助成长,又让自己超有成就感。
“就是要让大家感觉春天来了!”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伟说,“在厅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现在的项目都是省级教改项目,大家的工作热情更高涨了,职业美誉度大幅度提升了。”
包括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在内,人人都可以拿项目,撬动了全员育人的大格局。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鲁良,做了20多年学生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说:“原来一有事是老师找辅导员,你的学生又如何如何了,现在是‘我要找我的学生’,都动起来了。”
成为省级教改项目后,湖南更加强调课题质量,更加突出育人导向。同时,为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立项轻结项”现象,湖南采取“揭榜挂帅”和成果认定方式,创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大攻关项目。“过去是全部课题先立项,现在有的是把成果先搞出来再择优认定,谁行谁上,英雄不问出处。”徐伟说。
“单打鼓”现象如何改变?——以上率下
2019年12月24日,中南大学。
一首有关梦想的诗,一段有关奋斗的经历,由时任湖南省省长、现任省委书记许达哲娓娓道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在3个半小时思政课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入了脑,也入了心。
书记、省长在省委常委中带头,为青年学生上思政课,是湖南多年来的传统。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单打鼓’‘独划船’可不行,必须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形成合力。”蒋昌忠介绍,在成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之前,湖南就成立了高规格的党建和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乌兰身兼两个组的组长,既抓省直部门常态协作,又抓高校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从2016年开始,思政工作就成为高校书记们年度述职评议的一项内容。在他看来,湖南特别注重省级层面“书记、省长带头抓”,而这种“带头”,传导到各高校,有力促进了校级层面“书记、校长带头抓”、院系层面“书记、院长带头抓”局面的形成。
新生入校,毕业生就业,五四青年节……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为青年学子讲授思政课的,常常都是书记、校长。
主持校领导“接待学生日”1次、师生座谈会3次、师生午餐会5次,讲形势与政策课4次,深入课堂5次,深入宿舍6次,担任班主任、联系两个班级——这张年度“思政课表”,属于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该校的校领导“接待学生日”,已坚持19年。
全年进课堂听课67次,到二级学院调研70余次,与7000多名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学生讲党课22次,到学生寝室看望慰问学生136人次,深入班级和学生交流16次,参加学生社团活动8次——这张年度“七进两联系”清单,属于湖南理工学院全体党委班子成员。
书记谈心会、校长沙龙,已连续举办58期,属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以书记、校长为代表的校级领导这支育人队伍,人数不多,力量却不小。“一把手”挂帅,抓住的是协同育人的“牛鼻子”。
正因为看到了这支队伍“人少力量大”的特点,湖南省委教育工委面向全省高校,推出“高校党委书记省委教育工委挂号项目”“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交账任务”,将专职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配备分别纳入项目和任务:未配齐的高校,将会收到省委教育工委点对点发来的函件;配备率低于60%的学校,厅里还会约谈书记、校长;相关指标全部纳入厅内项目评审和指标分配,以及有关工作评估、评价、考核等进行强力督办。
“效果非常明显。”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刘书华举例说,2020年全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评审中,厅里将“三支队伍”配备表格提供给每一位评委作为参考,队伍配备,谁好谁差,一目了然,参评的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都说,触动很大。
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快了本校“三支队伍”的人员配备速度。中南大学2020年招聘40人左右,补充到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编制内引进20名专职辅导员和4名思政课教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的配备,已达到1∶160,高于国家标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