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读写中走向理性与清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与曹操相比,刘备的言行确实前后矛盾,让人生厌。比如在徐州、荆州和西川的战略性选择上,刘备心口不一,自相矛盾。但这正是刘备与曹操的区别。曹操追求的是“成事”,为了成事,可以践踏道德;而刘备呢,始终难以摆脱道德压力,有所敬畏。这使得刘备经常陷入功业与道德的矛盾之中。这既是他优于曹操之处,也是他劣于曹操之处。优,在于刘备始终对天下有一种精神与道德的感召力,民心所向,趋之若鹜;劣,在于做事时总是顾东忌西,不能像曹操那样为所欲为。刘备的很多“虚伪”其实皆因于此。从功利的角度看,徐州、荆州、西川他都想要;从道德角度看,要徐州,就要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要荆州与西川,就是对同宗同族的兄弟无情无义。刘备一生不滥杀无辜,信赖部下,爱惜民众,并非他的觉悟天生比别人高,而是因为他还坚守一点儿道德信念与追求,正是这样的敬畏让他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曹操。

    真小人与伪君子,这个讨论从特定的角度阐释了“功名与道义”的复杂关系与内涵。这个思辨的过程,是学生一次又一次进入文本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又一次自我反思的过程。

    这就是我的“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我追求的教学境界是:不兜圈子,直击文本核心,追求阅读的核心价值;不隔靴搔痒,开展精要的问题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焦点与难点问题;不纸上谈兵,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读写一体,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系语文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