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培养“一带一路”所需人才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且越发复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人才需求不尽相同,如非洲和拉美更需要建筑行业人才,亚洲更需要交通运输人才等。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如何弥补这种落差,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适应“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成为胜任“一带一路”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当下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将“软硬科学相结合,面向问题和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特色。“一带一路”倡议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应结合各学校的学科优势,吸取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并围绕“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明确未来的人才培养内涵与目标、途径与方法、机制与保障等,最终形成务实有效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计划的动态调整追随“一带一路”的动态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处在动态发展之中,人才需求也处在动态调整之中。为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中外合力建设“一带一路”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对“一带一路”人才和专业需求进行动态预测,并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人才需求动态设置新专业或调整现有专业。要打破既有学科布局,按“一带一路”人才标准优选课程、强化培训,动态调整培养计划。
以“多元”“实用”和“适用”为标准规划课程体系。中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基础好,但综合能力相对较弱。“一带一路”需要的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地球人”。因此,要使“一带一路”人才“实用”“适用”,就必须坚持按照“一带一路”的人才标准,设置内容多元、动态发展的课程体系,开设切实有效的实践课程,通过相应的教育手段,培养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进一步拓展拓宽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直面沿线国家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态,服务于“一带一路”的人才必须纳入中国的相关政策体系和人才使用体系,也必须贯彻统一的培养标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政府宏观指导、高校培养人才、社会使用人才,但三个环节之间结合不紧密,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政府需要、社会需求不能精准对应。未来“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体系应在三者之间开通“快车道”,建立一个自循环模式,即政府对人才提出预期,高校根据政府宏观指导实施培养过程,社会使用人才并检验和反馈人才的社会适应情况,高校和研究机构综合反馈意见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并及时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建议,政府调整指导意见并反馈给高校……这种自循环人才培养体系可以降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能。
建立中外学生融合培养体系。“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平台,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更容易培养出熟悉这个平台并能施展才华的人才。要使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机制有机结合,推动国内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合作,拓展合作路径,扩大合作领域,形成新的办学优势。
总之,精准培养“一带一路”所需人才,要在细致调研分析“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创新课程体系,使知识学习、实践锻炼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实现培养效果最优化。在培养更加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探索形成“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引领世界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