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核心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实验中学紧跟“十四五”时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方位提高师生素质,建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探索实践“导案自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夯实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聚焦师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卓有成效地形成素质教育实践模式,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师资呈现年轻态

    学校秉承“一心向教,淡泊名利,正直自律,博爱亲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德师风传统,从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和焕发教师队伍“年轻态”两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谦和仁爱、至善明德、笃学钻研的教师团队,成为学校发展高质量教育的有力支撑。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524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142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6人,自治区骨干教师4人,通辽市名师3人,通辽市科尔沁英才1人,通辽市行业领军人才1人,通辽市学科带头人11人,通辽市骨干教师52人。

    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方面,学校严格从入口把关,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水平。据了解,截至2020年末,学校教师590人,其中研究生、免费师范生有182人,占比为30.8%,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44人,占比为24.4%。未来5年,学校将坚持通辽市政府部门引进人才的标准,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坚持“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骨干、九年优秀”的目标,提升整体师资的教书育人水平。在教师队伍年轻化发展方面,学校近年来一直把培养年轻干部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截至2020年,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9.47岁,预计2025年平均年龄38.28岁,教师队伍整体保持年轻化态势。学校以新代老,力争将干部队伍平均年龄降到40岁以下,接近教师平均年龄。

    教书育人德先行

    学校以党建工作引领德育工作,学校党委牵头,组织高一与高二年级的政治课、历史课教师精心准备了8节“党史”“国史”专题课,有讲授、有测试,让红色基因厚植于广大学生心中。学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德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育人方式变革,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学校设置专题教育课、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课等常规德育课程,安排社会调查、暖情行动、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绿色蔬菜基地种植、我跑长征路、社团活动、成人仪式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呈现系列化和课程化的特点。据了解,暖情行动、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大型活动得到通辽市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团组织的支持;我跑长征路、暖情行动等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7年,学校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具体来讲,学校从以下3个方面深入开展德育工作。首先,学校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积极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比如,远足活动、暖情行动、成人仪式、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传统德育品牌活动。其次,学校增加学生实践机会,进一步拓宽德育途径。比如,尝试将开鲁麦纪念馆开辟为红色教育基地。再其次,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在利用好校内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好学生劳动周活动的同时,学校开辟铁路林场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导案自学五环节

    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通辽实验中学推行“导案自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自学导案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是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一整套课堂学习体系。近10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导案自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导案自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分步骤、有条理地实施。首先,课前实施“导案自学”。一是指明学习目标及方法、路径,旨在让学生可以有效、快捷地展开学习;二是指导阅读,旨在引导学生思维,扫清阅读障碍;三是将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导学问题,旨在让学生学会思考。其次,课中设计“导入—交流—展示—练习—总结”课堂教学五环节。导入,包括提示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检查或总结自学情况等内容,旨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发现共性问题,以利于课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交流,包括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认知水平;展示,指合作小组将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或产生的疑问公开展示,以期得到进一步完善提升;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总结,使知识体系更为完整,知识指向更为清晰。再其次,课后学科自习。将下午自习、晚自习分配给各个学科,指导学生利用分配的学科自习,通过复习、完成作业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深入教改重特色

    通辽实验中学深化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从自主招生课程研究、社团活动、劳动教育3个方面有序开展课程特色化建设。

    据了解,一方面,学校加强了“强基计划”等高校自主招生课程的研究,研发并开设了适应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强化了该领域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培养,以期使特色化、精品化校本课程建设得以高效实施。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舞蹈、戏剧、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进家庭

    家庭的前途命运是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通辽实验中学在近20年家长学校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提炼出“核心素养进家庭”的新时代家庭教育理念,构建起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德育目标为发展方向、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家庭教育为立足点的“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体系。该体系突出特色心理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德育、心理教育为引擎带动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素养,在家庭教育中找准德育的途径、心育的根源,实现德育、心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独具特色的家长教育体系。2020年5月8日,通辽实验中学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称号,是通辽市仅有的一所获此殊荣的单位。随后,学校荣获“自治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称号。

    学校从教育机制、教材建设、家长培训、家长活动、特色活动、课题研究6个方面全面开展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第一,完善家长教育机制,为家庭教育实施提供全面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制定家庭教育实施手册、家长学校章程和讲师工作职责等制度,组建由全体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共同参与的一支素质过硬的家庭教育讲师队伍。第二,完善家长教材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学校合理使用家长学校统编教材《家庭教育》和《爱的阳光》《成长驿站》等校本教材,组织家长阅读学习。第三,细化家长培训,实现家长教育的落地。学校采用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全校性的家长培训转变为以年级为单位,单独组织召开,各年级分专题、分内容进行家长培训,创建长效培训机制苦练内功,打造出以“和谐亲子关系,导航健康人生”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心理指导品牌课程。第四,突出家长活动,发挥家长的带动作用。学校推出特色课程“感恩成长动力训练课”,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推出联合家访活动,建立班级家长微信育子经验交流群,组织亲子读书、家长教育故事撰写活动等,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第五,体现家长教育特色,实现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第六,深化家长教育研究,拓展家庭教育的宽度和深度。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辽实验中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校训,以育人为目的,以素养为核心,以质量谋发展,上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努力向着通辽市前列、自治区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而奋斗。

    (白春华 陈玉国 郭云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