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逆推”策略 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中小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已经成为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这是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更是一道难题。
多年以来,中小学生“减负”收效缓慢,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师、家长对所减之“负”的内容并不能达成共识,区域作业管理能力亟待提升。郑州市从2011年就开始思考中小学作业设计的问题,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中小学作业设计基本理念和有效路径,并极力构建了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的“逆推”策略,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
以往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的方式多以教师自主钻研为主,备课组协作设计、校级教务部门统筹管理为辅。这种“自下而上”的专业发展路径,因其周期长、效率低而收效不大,究其根源,是教师作业设计方面的“先天短板”无法真正触及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痛处”。与“教师自主设计—学校统筹管理—教研部门评价”这种单向的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的路径不同,基于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逆推”策略,旨在构建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的“逆推”三级评价体系,以基于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评选推动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进而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三级“逆推”模式,采取市、区、校一体化管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交错进行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评价管理上,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即市级教研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的评审方案、研制评审标准和要求,要求区级教研部门按照程序上报参评作品;区级教研部门根据市级评审方案,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区域的评审方案,细化评审标准和要求,督促学校按照要求进行评审;学校按照区级评审方案,结合校情制定本校的评审方案,分解评审标准,对学校教师的作业设计进行评审。在评价程序上,实行“自下而上”的方式,逐级评审、上报和汇总,体现“从设计到实践再回到设计(升华)”的评价思路。
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三级“逆推”模式采取市、区、校一体化管理,其优势就在于一体化的设计与管理。首先是评价理念的顶层设计与谋划,市、区、校三级管理主体都应认同以评价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认同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师专业发展“逆推”策略的设计和实施方面保持理念认同和认识一致。其次是评价内容的整体设计,三级评价体系是一个整体,评审标准“自上而下”细化、解读都应服从于顶层设计,区、校的逐级评审也应与市级评审标准保持一致。再其次是评价程序的整体设计,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逐级细化、落实和推动。整体化的设计更利于聚焦评价目标、发现共性问题和统筹评价管理。
反馈是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只有真正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才能体现其诊断与矫正的功能。作业评审过程中,每一级的评价都要依据评价标准给教师提供及时而恰当的反馈,帮助教师明白自己作业设计中的差距,进而不断反思和改进,最终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质量。评审只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逐级反馈才是更具意义的环节,它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校级层面的反馈可以发现不同学校在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方面的问题,给学校教师提供最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区、校两级所反馈的问题又可以为市级发现作业设计共性问题提供参考和佐证。
我们还进行跟踪指导与培育,告诉被评价者“还需要怎么改进”。跟踪指导要注重样例的典型性和可培育性,在评审中发现具有推广意义的作业设计样本,在跟踪指导过程中从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育。成功的作业设计典型,应该体现先进的作业设计理念,融合学科的专业知识,凸显学科能力和素养,体现学生学习特点,同时要切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