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四种“优良校风”有何深意
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这些优良校风,具体是指什么?有什么启示和深刻的指导意义?对此,记者在厦门大学校庆期间进行了采访。
在厦门大学,“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已被概括为“四种精神”,其作为厦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厦大人,并被发扬光大。这“四种精神”就是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和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
爱国 “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教育宏愿,祖父竭尽全力、苦心经营,即便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宁愿企业收盘,也绝不停办学校。”在庆祝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陈嘉庚长孙陈立人深情回忆了爷爷坚定办学的决心。
1874年,陈嘉庚出生于厦门集美。他17岁随父到新加坡闯荡。成就基业后,他回国创办多所学校,被这些学校的师生尊称为“校主”。
陈立人回忆说:“厦大是祖父倾注最多心血、抱有极大希望的学校。他希望把厦门大学建成一所能与世界各大名校媲美的大学。”
陈嘉庚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他因深厚的家国情怀而办学,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本人以及他所创办的厦门大学,始终在为强国的梦想而上下求索,奋斗不已。
陈嘉庚倾资兴学、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45年,毛泽东称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革命 组建党的组织投身革命斗争
1905年,罗扬才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他考入厦门大学。
1926年2月,经中共广东区委批准,罗扬才和李觉民、罗秋天三人在厦门大学囊萤楼召开厦门大学第一次党员大会,宣告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正式成立,罗扬才任支部书记。
从1926年夏天到1927年春天,厦大党支部先后指派大批党员到厦门地区、闽南地区和闽西乃至闽中地区组建或协助组建党组织,推动了当地革命斗争发展,为福建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全省革命斗争的发展作岀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8日深夜,反动当局逮捕了罗扬才、杨世宁等人。6月,罗扬才在福州牺牲。
如今,参观历史文化展馆群是每名厦大新生的入学必修课,截至2020年年底,参观者超过100万人次。其中,罗扬才的事迹成为学校党史教育重要内容。
90多年后的2019年7月,厦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扬才计划”全面启动。“扬才计划”每期培训时间约为一年,集中培训一般安排在暑假、周末。
“扬才班”学员除了接受党务理论培训外,还要参加实习,到学校党委部门担任学生助理,具体从事党务工作,这些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学会了党务知识,得到了党性锻炼。
自强 战时的厦大弦歌不辍
“校长萨本栋是为办学累死的,我们见到他身体直不起来时,他才40多岁。”厦门大学百岁退休教授潘懋元回忆说。
潘懋元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教育系,他经历了厦门大学因抗战内迁长汀的岁月。
萨本栋1902年生于福建闽侯,1928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1937年7月,萨本栋就任厦门大学校长。上任后,他第一时间果断作出决定,内迁闽西山城长汀。
萨本栋身先士卒,为学生上多门基础课,因诸事繁杂操劳过度,疾病缠身,以致驼背弯腰,撑着拐杖到课堂上课。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萨本栋带领全校师生自强不息,使战时的厦门大学弦歌不辍,并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
1949年1月,萨本栋在美国逝世,年仅47岁。他的骨灰,遵其遗嘱安放在厦大校园内,而萨本栋所代表的自强精神,也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大学重要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质,不断激励厦大人在新时代击楫中流,砥砺前行。
科学 投身科学事业勇攀高峰
“王亚南校长碰到学生没钱买鞋,会自己掏钱。”这是几年前,记者采访厦门大学财经学院知名教授邓子基时,他向记者讲述的王亚南校长。
邓子基生前回忆,王亚南除了关心学生,对科学和学术的执着追求,也深深影响了他。他说:“王亚南是解放后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我们那届8名研究生,最后只有6人毕业,按期毕业的才4人。”
王亚南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
1929年,王亚南获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开始接触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38年冬天,他与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出版,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王亚南除了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本身做了深入研究外,更以《资本论》为指导,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他最早提岀“中国经济学”这一术语,后来一直为经济学界所采用。
校庆期间,陈景润的妻子由昆来到厦大,她向记者介绍了丈夫陈景润在厦大的求学经历。
1953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一所中学,但他表达能力差,无法胜任工作,一年后回到福州老家。
王亚南得知陈景润没有正式工作,在福州摆书摊的事情后,找到厦大数学系教授方德植,告诉他:“你的学生陈景润失业了,待在福州找不到工作。”并问他有什么合适的岗位接纳陈景润。方德植建议让陈景润回数学系当助理兼资料室资料员。就这样,陈景润被调入厦大。
之后,陈景润写出了第一篇论文《他利问题》,这篇论文被推荐给时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华罗庚的建议下,陈景润调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在北京,陈景润借助一支笔和一腔对科学的热情,证明出一道古典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最好的成果,即“1+2”。
由昆说,陈景润对厦大的感情最深,是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厦大帮了他一把。她说,这种帮助在陈景润一生中是“刻骨铭心”的。
“像王亚南校长、陈景润那样投身科学事业。”楷模的力量影响着厦大人,现在,厦大人秉承“顶天立地做科研,服务社会促发展”的理念,潜心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在服务社会中书写担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