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提质,建好教研指导责任区
■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①
编者按
教研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区域教研的质量影响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水平。2018年,《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此后,各地加快了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步伐,但因为各地基础不同,推进速度不同,建设水平也不同。现在,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建得怎样了?是否有一些典型做法值得借鉴?今天起,学前周刊将持续刊发相关文章。
2018年,《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健全各级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充实教研队伍,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
学前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一文件勾画出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的政策框架和以区县为主体建立并落实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的制度要求,明确了区县级教育部门必须承担起学前教研的主体责任。
其实,学前教研政策和制度,早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已进行了前期设计。在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的建立上,明确了“划分责任区,具体落实到人”“健全各级网络,全面覆盖到园”“优质园传帮带,薄弱园重点扶”“完善区域教研,解决实践问题”的具体要求。
因此,学前教育教研体系的完善也必须是省(市)统筹,以区县为主进行规划和落实,建立“区县—学区(乡镇)—幼儿园”分级联动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网络,并使得区域教研的每一个链条和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责任人。具体到每个幼儿园或办园点,都有来自学区或乡镇指定的教研员负责业务指导。而每一个学区或乡镇的学前教研组织或个人都有来自区县的指导者或负责人,做到“层层有人管”“园园有人抓”。
那么,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究竟建得怎么样了?
学前教研队伍专业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长期以来,由于学前教研工作制度不完善,存在管理比较松散,对教研员个体依赖性强,地区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在那些重视学前教育、配备了专业能力强且负责的教研员的地区,通过教研活动能有效带动辖区内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但全国各地情况非常复杂,由于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在基础薄弱的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根本没有学前教研员。也有一些地区,学前教研员身兼多职,常常无暇顾及学前教研活动,形同虚设。
2019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教科院对“三区三州”的调研显示:在区县层面,197个县级教研机构中只有45个有学前教研员,仅占23%。在设有教研员的区县,19.2%的教研员没有幼儿园工作经验,29.3%的教研员为非学前教育专业。
边远农村地区建立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和教研网络,使教研活动覆盖到每所幼儿园和每位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1年中国教科院对1125名学前教研员的调查显示:专职教研员仅占27.4%,兼职教研员占72.6%的高比例,其他学科或岗位兼任学前教研员的占28.5%。可见,学前教研队伍的专业化也任重道远。
城乡各自建立起有代表性的区域教研模式
令人鼓舞的是,在许多城市地区,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已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区县层面,一些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和特点,创新挖潜,尽最大可能完善学前教研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研员,并在本区域内调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学前教育专业力量和优质园的优秀师资,充实区县教研队伍,指导或直接参与基层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在片区或乡镇层面,主要依靠优质园的力量,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作为兼职教研员,把每个片区或乡镇每所幼儿园的指导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
如北京市,2019年实施了“创新教研方式,推进北京市教研全覆盖”项目,建立并完善了市—区—园三级教研网络,逐步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深入的全覆盖学前教研体系,特别是加强了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实效性,尤其是加强了对薄弱园的教研指导与帮扶。
在战线长、园所多的海淀区,创建了学区教研层级,形成了区级—学区级—园所级“三级联动深度教研”的区域教研模式。以优质园为依托设立研修基地,目前建成了17个学区教研指导工作坊,使辖区内340余所幼儿园和办园点都以不同形式纳入教研网络。教研责任区的指导惠及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个办园点和每一位教师。
为补充区级和学区层面专职教研员的不足,海淀区还从各市区两级示范性幼儿园中聘请经验丰富、适合教研工作的业务干部作为兼职教研员,极大充实了区级教研队伍的力量。2020年中国教科院的调查显示,全国来自幼儿园的兼职教研员占比28.3%,一线优秀师资在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广大农村,公办乡镇中心园在建立学前教研责任区的实践探索中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8年中国教科院的调查显示,中西部23个省份中,2169个区县制定了乡镇中心园业务管理和教研指导措施,占比92.4%,负责对辖区内各类型幼儿园、幼儿班和办学点进行业务指导。通过保教示范、教研拉手互助、专业咨询等方式,发挥教研中心作用。
如贵阳市,2010年起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开展“教研指导责任区整体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四种责任区组建模式,其中之一就是“乡镇中心园+”模式。即乡镇中心园+乡镇级村级幼儿园,实现农村园教研全覆盖。建构了市—区县—责任区—责任园的四级教研网络,明确了各级教研工作职责,形成了以教研室为点,以责任区为线,以幼儿园为面的教研链条,还建立了学前教研责任区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责任区教研效果。
内涵提升是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重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陆续建立,由于基本条件和起始时间不同,落实情况不一,在组织建构和内涵发展上都呈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在基础较好的一些地区,不仅完成了教研指导责任区组织建构,而且正在向科学规范、深度有效的内涵提升方向快速发展。而有些地区则刚配齐教研人员,工作机制尚在形成和探索之中。还有一些地区尚处于教研人员未落实、教研网络不健全的“两无”状态。
因此,起步晚、发展慢的地区还需加快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的组织建构和制度建设步伐。在已完成基本组织建构的地区,当前和未来面临的更大挑战是教研指导责任区的内涵发展。尽管国家文件中已明确了问题导向的学前教研内容方向和工作重点,但研什么、怎么研仍是教研员普遍面临的难题。
从区域教研内容和形式看,长期以来,研究集体教学、看课评课、玩教具制作和评比仍然是主要内容和形式,常常触及不到幼儿园保教实践的真实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需求。
在当前学前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的新形势下,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聚焦各幼儿园不同的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规范、有质量内涵的教研活动,是区域教研和责任区工作的重点。
国家相关文件和发达省市的经验探索,为确定学前教研的内容范畴和方法路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中针对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提出的五项岗位核心素养,和针对教师“幼儿保育与教育”能力提出的五项岗位关键任务,都能为规划设计区域教研的核心内容与主要任务提供方向性依据和参考。早在2017年江苏省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教研员团队了解一线教师的真实需求和现实困难,尊重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实践,主动给予专业支持;集体审议制定区域教研工作方案。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儿童利益优先、生活化游戏化、教师专业发展、系统规划设计等学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些教研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都能为提高教研员能力和责任区实效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