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点燃学校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红色是革命传统熠熠生辉的底色,也是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这所“全国文明校园”鲜明的特色。地处中原沃土,扎根济水之源,传承愚公精神,赓续玉川烽火,济源高级中学(简称济高)自1960年建校以来,在创办、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谋划和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推动力。从“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校”到“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再到“河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从“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到“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再到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一块块奖牌、一项项荣誉是学校的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的有力佐证。飘扬的党旗犹如“红色引擎”,带动着广大师生员工不断迸发出奋进的动力和激情。
小课堂,大舞台,培育“红烛先锋”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有13位代表,为什么人生走向却是各不相同?”清明节前夕,在济源高级中学的党史文化长廊里,年轻的党员教师王向坤带领着各班团支书正在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开启了2021年春学段“党员上团课”的首讲。
“党员上团课”是济高一大传统,已经坚持了整整10年。书记、校长带头,党员教师人人参与,从“学习十九大,共筑中国梦”到“礼赞辉煌成就,坚定道路自信”,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到“回望初心,激扬青春”,济高的各位党员教师扣住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核心点,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关键点,践行初心使命发力点,各出绝活,“力求原味、体现土味、加点鲜味、富于趣味、值得回味”,把一节节团课上得“五味俱全”。
“五味”团课的精彩,来自于“三味”党课的创新。书记党课上出“原味”,微型党课追求“鲜味”、情景党课感受“真味”——济源高级中学坚持用真、精、实的党课内容提升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案。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济高的党课学习也始终“不断线”“不掉档”,“抗疫中的中国人和中国精神”等主题党课云端开讲,支部书记“做主播”的故事被《教育时报》、河南教育宣传网等省级媒体多次转载。纪念馆里、庄稼地里、党员外出开展志愿服务、参观实践的大巴车上都能成为党课的“微型课堂”;济源本土的留庄民兵营、原大寨等红色资源更是现场党课的绝佳基地。学校先后推出了9条“红色研学线路”,其中涉及22个现场教学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清廉文化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主题。
在红色地标中致敬历史,在红色精神的谱系里接受洗礼,党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主动深入课堂教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越来越多的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教育的方向和本质,做好“四个引路人”。小小的课堂,成了大舞台,学校先后走出了“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河南省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60余名省、市级名师,“全国优秀教师”黄彬涛、“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刘宁也都是在这里成就了自己的“大梦想”。
小活动,大参与,引领“红心向党”
2019年9月,在济源高级中学大型情景史诗剧《初心·使命》的演出现场,4000余名观众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汇聚成一片热烈欢腾的红色海洋,在直播平台上,点击量已经超过了6万人次。《初心·使命》的创排是学校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完全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历时3个月的筹备过程中,大家边创作、边排练、边整合,从策划创意到细节的实现都汲取了各方智慧。许多人从最开始单纯地参加一个活动,到沉下心来去追寻初心、确认使命,济高人举办的一场小活动最终变成了一场大参与。
这样的活动并不是个例。从2018年起,为响应“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号召,济源高级中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学校先后开展“最美团旗合影”评选、“我为祖国点赞”故事会、“中国精神”演讲、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参与师生累计6000余人,网络关注超过15万人次;经典诵读作品《旗帜》《追思愚公渠》等在河南省各类朗诵比赛中多次夺冠。
——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完成了《愚公移山》大型浮雕艺术作品,设计了以葫芦兵保垒和家乡发展为主题的天坛砚,开发了文化衫、棒球帽等10余种校园文化创意产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致敬最美守护者”网络征集令,征集到诵读、绘画、书法、抖音等各类作品3000余件。手绘作品《鸡蛋不翻之小人物大担当》系列以及“鸡蛋不翻”抗疫专用表情包刷爆济源人的朋友圈,原创MV《人间天使》在腾讯视频等平台累计收获3万余人次点击量,“身边的战疫故事”系列绘画作品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从升旗仪式到入团仪式,再到盛大的成人典礼仪式,这些仪式感的渲染和营造,唤醒了学生对生活认真、尊重且热爱的态度;立足静净工程,打造文明礼仪品牌,两大活动相得益彰;人人争做“文明标兵”,师生共评“形象大使”,校园内平凡善举蔚然成风;国旗下演讲、公益演出、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知”内化为“行”,在行动中彰显出济高学子独特的青春风貌。在一个又一个活动中,济源高级中学引领红心向党、厚植家国情怀,“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孙东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李张玉、“全国最美中学生”李博洋等国家、省、市级先进典型的不断涌现,让“传承红色基因”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有温度、有质感的行动。
小公益,大格局,拓宽“红色阵地”
2020年12月,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传来佳音,济源高级中学的“彩绘强国”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围并获得铜奖。“图说”扶贫政策为乡村振兴添彩,“图解”山村课堂让城乡教育出彩,一所普通高中的志愿服务团队能有这样的组织力、影响力,不仅是河南省仅有的团队,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而这其中彰显的正是济高党建的“红色优势”。
2018年,和大峪镇林仙村“结对子”以来,学校党组织发出了建立爱心基金的倡议,全体教职工捐献出一个月的全国文明奖奖金,筹款24.32万元,成立“林仙村扶贫基金”,兜底救助由于生病、受灾、意外事故等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相关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依托基金,修文化墙,辟文化长廊,搭建林仙大舞台,全校1200余人次的志愿者积极参与,着力提升林仙村的村容村貌,通过“脱贫攻坚”“文明乡风”等系列主题墙绘的绘制,为贫困乡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在全区掀起了“让文化墙成为脱贫攻坚解说员”的热潮。学校还建立了惠民惠师、帮扶不断线的常态化扶贫机制,以“学校+农户”扶贫合作项目助推产业扶贫,使村里的富硒南瓜、胡萝卜等特色农副产品进入校园,让贫困农户和学校师生共同受益。同时,作为首届“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济源高级中学还注重“心理扶贫”,通过心理游戏、团体辅导等系列活动对贫困群体的心理资源贫乏问题进行了精准帮扶。抓“扶贫”一盘棋统筹推进,抓“扶志”一主题深度点击,济源高级中学党组织集中资源力量进行攻坚突破,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更坚实的实践路径,这一案例也作为典型入选2020年“中国优秀扶贫案例”。
积小善,成大爱,小公益也能做出大文章,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济源高级中学不断传递着党建公益力量。3000余名师生组成17支志愿服务队,着力打造理论知识宣讲、送教下乡、心理援助等6大类功能性活动项目;结对帮扶山区学校大峪四小,为18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微心愿”;文艺下乡巡演三大村镇,5000余人观看演出;“爱暖夕阳红”慰问敬老院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济源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12116计划”擦亮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心理志愿者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勇敢逆行,率先参与到济源示范区的“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中,每周平均进行个体心理辅导20余例。一颗红心联动四方,济源高级中学在赢得口碑的同时,也拓宽了学校红色教育的阵地。帮助林仙村贫困户割麦子,成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田间思政课,各类社团在各种公益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锻炼,语言表演社团把《平凡的世界》《秋瑾》等经典篇目搬上了乡村的舞台,也赢得了河南省经典诵读比赛的一等奖;法律社团的学生们经过社区普法的历练,站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演讲台上,连续4年在全国“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获得河南省特等奖;微电影社团以大峪四小为原型拍摄的反映山区学校“空巢之困”的微电影《坚守》被评为“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摄影作品《阳光里的欢乐》获全国第六届艺术展演一等奖。
济源高级中学的实践证明:党建抓强就是竞争力,党建抓细就是凝聚力,党建抓实就能成就更好的教师和学生。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育人仍需持续深入。济源高级中学将继续深耕党建品牌建设,促使党建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跑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加速度!
(袁慧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