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解构式“摸鱼”成为常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清华大学学生借助学校平台开设“摸鱼学导论”课程这件事,曾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媒体将之看作是一种“正义”,认为这是在“不正义”的环境中面临“996”等巨大压力所做出的一种反抗。还有人认为,这种“摸鱼”文化通过自嘲达到疏解的目的,是释放压力的出口。

    且不说在工作中的“摸鱼”是何种性质,我认为至少在大学这方池塘中,不应让“摸鱼”成为常态。“摸鱼”,换个词就是偷懒、三心二意、挂羊头卖狗肉,也就是大学生口中的“划水”。看到“摸鱼学导论”得到热火朝天的讨论,以及课程发起者疏解压力的初衷,我最初也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调侃,从而将焦虑轻松化解。但“摸鱼”真的能缓解焦虑吗?答案是否定的。“摸鱼”就其内容而言,是在本应认真学习听讲的时段寻求放松,这种放松反而会增加焦虑。在一个学期的“摸鱼”之后,焦虑只会因贫乏的知识而骤然上升。这种逃避焦虑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自我设障,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理由,“摸鱼”其实只会成为将失败合理化的工具。

    我们也能够设想,假使“摸鱼”成为常态,人人都将偷懒看作理所当然,谁还会认真努力做事呢?大学肩负育人的责任,如果“摸鱼”哲学大行其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那些不愿意偷懒的人很可能会被孤立或被改变。我们不能期望一个精通“摸鱼”技术的人能在大学之后的工作中展现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我们也不能期望一个以“摸鱼”为要旨的学校能培养出脚踏实地的人才。“摸鱼”可以是自我的调侃,但绝不应成为行为的准则。

    也许有人要问,你看那令人震惊的“985学霸作息表”,你看那因压力多大而陷入焦虑的大学生,为何还不允许一时的“摸鱼”?实际上,“摸鱼”的对立面是专心、勤勉、正确的劳逸结合。从这一点来看,与其在一大堆无意义的课业之中疯狂“摸鱼”,不如从一开始就合理规划学业,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明确自己的方向,认真学习、科学放松,把每一份努力都落到实处。

    我们乐见“摸鱼学导论”把学生们召集起来,大家一起轻松生活;但在大学之中,“摸鱼”不应当成为一种正义的行为规范。它既不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式,也不是一个值得弘扬的正向价值。“摸鱼”作为一种自我调侃,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我们更应看到其背后隐藏的无序竞争和课业压力,并找到积极的方法,如厘清自我定位、高效利用时间、与老师进行沟通等,让自己回到一个脚踏实地的赛道。

    (作者系北京大学学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