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的上海样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解决最令父母头疼的“三点半”难题,申城约67万名小学生享有校内课后服务,公办民办小学实现了全覆盖。

    实现特殊教育不仅“零拒绝”,更是“高质量”,上海让每名特殊教育学生一人一份医学诊断、一人一套健康档案、一人一张个性课表。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惠民生所需。上海在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教育供给中彰显教育公平的新内涵,在更高的起点上回应老百姓对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期盼。

    面向世界一流助力强国梦想——

    创新策源的强国之志成为“人民城市”的重要引擎

    2020年初,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同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与交大团队都来自同一学科——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1943年,上海交大造船系成立,从这个学科走出了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04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以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第一代核潜艇、“蛟龙号”的总设计师等一批领军人物。以教育强国的拳拳之心,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几代师生深海筑梦进行着接力求索。

    高校具有强大的学科优势,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结合点,是国家和城市发展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

    作为一座始终勇担国家重任的城市,上海始终不渝地推动着高校在科技创新、特别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的卓越探索。上海高校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数超过3500项,近年来,上海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数量占全国高校获奖数逾10%、占全市获奖数逾60%。

    如何打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推动高校科研向着“顶天立地”的方向前进?上海交大教授谭家华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大团队、大科研集体作战;扭转“唯论文”导向,转向“多元评价”,多把“尺子”丈量科研,着重在对接国民经济主战场,鼓励攻坚克难勇当“国家队”,在关键领域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卡脖子”领域,上海高校也不断拿出突破性成果,通过应对挑战捕捉未来机遇。

    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大学……目前,上海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包括5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35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环同济、大零号湾……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上海还在全力打造“环高校科创带”。据统计,2019年上海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合同1.23万项、金额74.2亿元;1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1100余家,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环同济经济圈”2.6平方公里集聚了3000余家知识创新型企业,2020年产值近500亿元。与此同时,高校也成为上海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成果主要贡献者,在传播主流文化、涵养城市品格、提升市民素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15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赴上海交大调研时“点名”了大零号湾。6年前的4月,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集团三方合作共建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如今,这里已入驻项目超过750个,在孵企业超过550家,孵化项目融资总额超过14亿元。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紧贴重大需求作贡献,面向世界一流树标杆,上海高校在成为国家和城市创新策源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正如李强所强调的,“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市校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更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上海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翟博 周飞 仲立新 柯进 计琳 刘博智 任朝霞 单艺伟 任赫 武冰洁 统稿:本报记者 计琳 刘博智 任朝霞)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