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的早晨曾在这里开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领航100 上海篇

    在上海大学校史馆里,一场沉浸式微党课正在上演:上海大学校务长邓中夏站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府”前慷慨陈词:“在1924年的中国,在此地,是一群富有理想的学生,选择了一所富有理想的大学。上海大学独一无二,具有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许多教授,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救国救民,社会主义能够救国救民,伟大的理想,能让上海大学挺直了腰板,去扛那副救民于水火的重担。”

    饰演邓中夏先生的,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本科生王炳坤,在这堂情景微党课上,他用真情实感演绎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另一旁,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何雨晴讲述着曾在上海大学任教的田汉创作国歌的故事,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师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穿越历史长河,今天的“90后”“00后”们找到了与革命前辈联结的纽带,产生了情感共鸣,并在跨越时空的心手相牵中收获精神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信念,此时此刻,两代人的故事在这里交融,两代人的声音在这里回荡。

    1922年,在上海青云路一个不起眼的“弄堂”里,上海大学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横空出世,随即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那个年代,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反帝反军阀的浪潮促进国共有识人士合作办学,一批有进步思想的名师贤达加盟上海大学,一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求学于上海大学。

    成立之初,以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施存统、恽代英、任弼时、萧楚女、沈雁冰、田汉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利用课堂和党的刊物,使上海大学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南方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他们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很多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了革命信仰、走上了革命道路。

    作为五卅运动先锋队,上海大学始终站在反帝斗争的前沿。社会上流传着的“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回溯历史,上海大学的成立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如今,扎根中国大地,面向社会实践,上海大学越来越多的新青年在躬身力行的实践中,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两代青年人对话掀起了师生用第一人称讲党史、学党史的热潮,上海大学正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上海大学利用专业优势讲好党的故事。新闻传播学院和电影学院师生,联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采访记述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老战士的革命故事,完成了100集电视纪录片;美术学院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组织学生专门为渔阳里团中央旧址纪念馆设计红色文创;文学院“手语社”为特殊人群提供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图书情报档案系在“党的诞生地”讲述建党故事……

    由马克思主义学科专家、离退休老同志、青年学生共同组建的师生宣讲团,组织或参与“百年校史千人讲”“听革命前辈讲故事”“给00后讲共产党的故事”“寻访革命历史遗迹”等活动,向青年一代讲好“过去的故事”,用“年轻人的方式”点燃青年人党史学习的热情。

    从峥嵘岁月里走来,这里描摹着风云激荡中无数青年的奋进之路,且行且歌,与国家民族命运交织,耕耘出一片新天地。

    从新的征程中走来,这里记录着发展变迁中鼓舞人心的铿锵字句,掷地有声,与历史文化一脉相连,代代传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