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心本教育”的学校实践与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多年来在普及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践,拓展心理学的应用范围,提出“心本教育”的理念,通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把心理学知识原理融入课堂、融入课程,并实施多元心理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学校“心本教育”的定义与现实价值

    关于“心本教育”的定义,华南师范大学吴发科教授认为它是一种“心品教育”,一种育人先育心、心育乃教育之母的教育理念。

    笔者从基层实践出发,将“心本教育”作如下界定:从育人的角度看,“心本教育”主张以学生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并贯穿教育全过程,帮助他们积累积极的心理资源,促进他们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未来幸福奠基,“心本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从办学角度看,“心本教育”倡导“心理致胜”,提出应用“心理学+”,以心理学的视角改进学校管理、队伍、德育、教学等,实现学校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可以成为一种办学理念。

    “心本教育”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实践命题,其以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祥小”)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结合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新小”)的实践案例来进行阐述。

    新小是一所位于工业集中区的农村中心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占到学校生源的90%以上,学生家庭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待提升。2006年8月,笔者在任职新小校长期间,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提出“教育之道,从‘心’开始”的办学主张,有了“心本教育”理念的雏形。

    2014年7月,笔者任祥小校长,实现了“心本教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心本教育”在新小和祥小进行了14年的实践检验,历经了一个国家级别课题、3个省级课题的系列实验研究,取得一些可以借鉴的成果,并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新小荣获“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祥小被评为“校长国培计划实践基地学校”。

    育人从“心”开始,用心理学方法解德育难题

    如何创新德育模式、寻求德育新的生长点是每一个学校的不懈追求。“心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德育,努力追寻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融入德育之中,坚持德育以“心”为立足点、出发点,真正实现“育人先育心”。

    一是用“团体心理辅导”的观点来进行德育。可以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心理辅导,但不能简单定位为针对少数学生解决问题式的辅导,而是面向全体的、以发展性教育、预防性教育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要帮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还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学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团体辅导的思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学校团体辅导方式包括:走进课堂,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训代辅,组织团体型心理拓展训练;融入学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以演代辅,编排校园心理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通过这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格。

    二是用“隐形的方式”对个体进行心理辅导。针对少数存在不良人际关系、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进行个体心理辅导,但在辅导过程中,没有采取“坐诊式”的面谈,而是强调让学生在放松快乐的沙盘游戏、心理漫画绘本、阅读活动中悄然进行,做到用“隐形的方式”对个体进行心理辅导,从而让学生没有“被诊治”的感觉。

    三是强调体验式“心本德育”。体验本身是一种德育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知性德育”“灌输德育”,它也是“心本德育”所积极倡导的育人模式。学校的体验式德育包括角色模拟体验、校园场景体验、社会实践体验、自主成长体验。

    比如,在角色模拟体验中,让学生当一天垃圾分类员,从而了解垃圾分类的不易。在校园场景体验过程中,五一节让学生来表彰保安和保洁员,让他们养成尊重劳动的习惯。学校还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体验,包括当小农民、小工人,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适应”上有所发展。

    四是把“心本德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中。把心理辅导贯穿于学科教学、班主任等工作中,做到润物无声。同时,做到密切家校联系,帮助家长做正确的亲子沟通,实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目的。如学校教师发现一名小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情绪低落,通过了解后得知,其母亲为她报了大量的培训班,让这名学生不堪重负,产生厌学与抵触心理,学习成绩反而下降,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及时进行沟通和家教指导,改变她母亲的认知,让这名学生回到正常的教育轨道上来。

    心理活动入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祥小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技术、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是用课前“一分钟心理训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激发想象力。一分钟心理训练,顾名思义,就是在每节课上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心理训练。其可以在课前开展,也可以在融入课中或课后进行延伸应用。其形式多样,易于操作,不受空间与道具的限制,能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在掌握这些训练方法后并能自主训练,在不间断的“小步子”训练中,做到日积月累,从而促进心理和谐,激发心理潜能。比如注意力训练“异掌同声”——按“123,123,1234567,耶”的节奏拍掌数数。第一遍,一边拍掌一边数数控制节奏;第二遍,只拍掌不数数,最后喊出“耶”;第三遍,在心中默数节奏和数字,最后喊出“耶”。这个一分钟心理训练能帮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投入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之中。除了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游戏,还包括增强记忆力、激发想象力的游戏,通过这些简单的游戏来达到提升学习潜能的目的。

    二是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各种认知类、情绪类、想象类、体验类、交往类的心理游戏,以其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学生实现由“潜能”向“显能”转化。比如,在数学课上,让学生玩“站队”的游戏,从而理解“集合”的概念。在语文课上玩记忆口诀游戏,提高学生记忆效果。通过这些游戏,最终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目的。

    三是在课堂评价中加入心理学元素,提高课堂效率。传统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中,对学生情绪、注意等心理指标关注较少,其实这些指标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为此,学校设计出片段式课堂观察表,从学生的情绪、注意、参与、交往、思维、生成等学习状态的6个维度进行课堂观察诊断,并向执教者提出教学改进措施,还从教师的教学准备、呈现方式、师生对话、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5个教学的维度进行课堂观察,这其中重要的是加入了心理学元素。一堂课好不好,有发言权的是学生,片段式课堂观察从诊断学生的“学的活动”来审视和改进教师“教的活动”,挖掘、激发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程开发与课程渗透,在课程中融入“心本教育

    一是开发“心本教育”校本课程。自主开发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校本教材《心舟》,被列入福建省地方课程教材系列。全套《心舟》有6册,里面有大量的卡通插画、可爱的动物形象、妙趣横生的“暖身操”和“活动坊”等,受到师生欢迎。学校在《心舟》教材的基础上,又改编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共12册,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用于满足现阶段祥小学生心理成长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是活动课程中融入“心本教育”。学校开设“七彩阳光”选修课程,课程包括身心健康类、社会生活类、文学艺术类、科学益智类4个系列,具体包括足球、绘画、中国象棋等20多个项目。学校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陶冶情操,学到技能,获得“成就感”,实现“各美其美”和个性化发展。比如学校一名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随班就读生”,在体育运动中找到成就感,并被同学接纳,这让他顺利融入班级,并实现了健康成长。

    三是在主题教育课程中融入“心本教育”。学校在地方传统文化、食品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适应”上有所发展。

    多元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学生评价模式大多采用学生素质教育报告手册、成长记录袋、学科考试和班级内部评价等,这些评价模式都有其作用和价值,但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展发展性教育评价,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引导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多维度评价,评价内容涉及24项积极心理品质。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学阶段优先发展的宽容、友善、审美等12项积极心理品质,作为评价维度。在学生积累完成这12项积极心理品质之后,再鼓励他们发展其余12项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开放思想、洞察力、真诚、谦虚等。

    二是评价载体符合学生心理,实行形象化的实物激励。选取师生、家长心目中能代表积极心理品质的动物,并为其设计了可爱的卡通形象,并取名字。如用“大度牛”代表“宽容”,用“大熊猫”代表“友善”,用“蚂蚁家族”代表“团队精神”。学校将这些卡通形象制做“赞贴纸”“点赞卡”“超级偶像”等形象化实物,用于对学生进行奖励,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