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念活“豆字经” 培育“金种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建校73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了300多个优质的寒地作物品种,为东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新品种和新技术。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再次传来好消息:王绍东教授团队制定的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无腥味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无腥味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正式颁布执行,填补了我国食品加工专用原料高附加值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空白。

    精心培育优质品种的种子,再从实验室精挑细选,播撒在适宜种植区……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努力把科学研究和黑龙江农业生产问题结合起来,科技助力大豆变“金豆”,念活“豆字经”。

    “‘东农42’太高,节间又太长,在推广过程中表现出倒伏和下部结荚少等缺点,遇到大风或是雨水大的年份倒伏厉害,只能人工收获,很影响商品性。”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庆山介绍,相关团队很早就意识到该品种改良和升级的迫切,他们以“东农42”为底盘品种,利用矮秆品种杂交,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多个品种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其中一个就是“东农豆252”。

    “我们把这个品系拿到‘东农42’推广面积最大的区域试验,结果完全超出预期,现在‘东农豆252’已经是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导品种,每年推广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得到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认可。”陈庆山说。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专家的自信是有底气的。“我们解决了国家和黑龙江省各时期的大豆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陈庆山介绍,截至目前,学校培育并推广了100多个优质大豆品种。

    “一手出品种,一手出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淑珍与大豆有着不解之缘。2002年留校任教至今,她始终致力于大豆抗病遗传育种的研究,为大豆育种提供抗性资源,主持、参加培育东农号大豆新品种20个。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让张淑珍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全心投入,带领团队对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大豆抗病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最重要的是品种的突破,我们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和分配、现代育种体系构建等,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未来,在大豆大面积生产上,东北北部能够稳定在每亩400斤、南部地区能够稳定在每亩450斤。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说打赢了这场种业翻身仗。”陈庆山说。

    “4年来,学校高层次人才高增长、零流失,实现了总量、层次、贡献率的较大提升。”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包军介绍,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会员中42%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科研人员70%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学子挺起了中国大豆科研的脊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