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高质量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合力推进防近方案 层层压实责任措施

    2018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合力推进实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建立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制度。联合教育部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对省级人民政府开展评议考核,考核结果对外公布。二是掌握全国学生近视率,对所有地市持续开展学生近视监测,掌握近视底数和动态变化情况,作为评议考核的依据。三是规范近视防控技术和诊断治疗,开发、推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提高防控服务能力。四是加大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对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督促落实整改,规范近视矫正市场。五是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做好近视早期预防。六是加强社会宣传教育,连续5年“全国爱眼日”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七是发布近视防控相关行业标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八是在全国183个区县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专业机构对口分区分片指导。九是切实加强基层学校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部设立学校卫生科所,将近视防控纳入全国疾控工作评估考核内容。

    去年年底专门召开了全国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会,今年全国疾控工作会又重点强调了近视防控工作要求,层层压实责任措施。

    一是紧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印发卫生健康委《2021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要点》,细化全年38项具体工作措施,夯实委内各司局和地方责任,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二是开展省级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三是全面开展近视率监测与干预。2021年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力争实现区县全覆盖。四是启动实施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五是强化近视防控专业化水平。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六是制定发布儿童视力保护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以监测结果倒逼“四方”责任落实

    广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要求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

    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顶层设计。自治区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凝聚防控合力,共同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各市、县参照自治区做法成立相应机构推进防控工作。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防治结合、医教融合”工作模式,构建多部门协同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服务管理网络。

    强化联防联控,推进体系建设。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无障碍沟通,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形成全区指挥统一、团队统一、执行统一的“三统一”工作模式。全区建立了统一的眼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学校、学生、家长在同一平台上共享信息。卫生健康、教育部门共同指定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全区技术指导中心,共同成立专家组和宣讲组,共同部署任务。建立由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省市县三级筛查机构,今年监测工作覆盖所有县区。同步推进以监测结果倒逼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

    强化监测预警,聚焦重点人群干预。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建设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管理平台,开展近视高位风险监测预警服务。制定《广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风险预警分级标准》,强化近视筛查和早期发现,聚焦视力正常但屈光储备异常的近视高危儿童,建立并及时更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向家长和学校发出预警并提供个性化干预服务,减少儿童近视发生和延缓近视进展。

    强化健康教育,营造良好氛围。2020年,全区累计参与各类讲座、宣讲活动人数近1000万人次。强化示范引领,推进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广西得到了上海眼病防治中心、上海视觉健康中心支持,有效提升防治队伍能力,力争推进全区10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地区工作取得实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确保中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近年来,疫情导致学生电子产品使用过多、户外活动过少,给近视防控带来新的挑战。陕西省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水平。

    运用“三项机制”,系统构建近视防控体系。建立目标责任机制。组织市、县政府逐级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夯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完善15部门参加的全省近视防控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印发省级部门《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16个处室《委厅内部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联合召开8次近视防控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培训会等,明确部门分工责任,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评议考核机制。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陕西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建立每年对市(区、县)人民政府和省近视防控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评议考核制度。

    强化“五项措施”,扎实推进近视防控落实。抓减负。严格规范书面作业总量等,切实减轻课业负担。抓体育。每个学段增加体育课时,确保中小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全省创建全国足球、篮球、排球等特色校1521所。抓示范。确定2个市、16个县(区)、190所学校为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试点校,探索经验做法。抓保障。2020年地方财政投入资金77.62亿元,支持学校用于校舍、灯光等设施建设,改善用眼环境和运动场地。抓清查。针对近视矫正虚假违法、眼视光产品质量等问题,开展专项清查,行业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建强“四支队伍”,有效提升近视防控成效。组建专家队伍、联络员队伍,配齐校医和保健教师队伍,用好科研队伍。遴选33名近视防控专家,成立全省近视防控专家团,制定专家团工作制度。确定120名市、县(区)近视防控联络员,确保近视防控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陕西省教育厅)

    做好近视防控工作“加减乘除”法

    四川省教育厅把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作为推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路径上有了一些新的探索。

    开齐上好体育健康课程,筑牢身心健康基石。一是做到教学大纲、计划、课时、师资、教学资料“五落实”。二是确保开足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将学校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全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100%、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活动普及率100%。三是开展校园体育运动。全国首创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创建遴选,推动学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快速发展。

    持续推进近视综合防控,呵护学生美好未来。坚持把近视防控摆在学校健康促进突出位置,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做好“加减乘除”法。

    “加法”是指增加学生户外活动、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发展校园运动项目,强化落实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刚性要求,畅通校园体育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社会体育协调互动渠道,不断提高体育中考分值或总分占比。

    “减法”是指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专门印发通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校外培训机构、电子产品等方面管理,严格控制利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的时长,督促各地认真落实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

    “乘法”是指通过综合施策、家校联动、示范引领,形成防控倍增合力。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四川行动计划”,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将“近视防控”列入“厅长鼎兴工程”“处长奋进项目”,纳入对地方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除法”是指开展专项整治,最大限度消除不良眼科医疗服务行为及不合格产品对视力的损害。组织专业力量编制《四川省中小学校室内灯光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达标工程,不断优化教室用眼环境,改善光照明条件。(四川省教育厅)

    探索构建学生健康用眼管理体系

    2018年8月,浙江省温州市启动“明眸皓齿”工程,聚焦破解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和低龄化等突出难题,创新打出近视综合防控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

    全覆盖普查、数字化支撑,探索构建学生视力智能防控体系。2019年6月,温州开展首次百万中小学生近视普查以来,已完成5次全市中小学生近视普查,做到查得全、快、准。依托普查大数据,建立“一生一档、档跟人走、不可修改”的视觉健康数字档案,打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信息化平台,集任务管理、统计报表、决策分析、智能预警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目前,平台已向24万名近视发生早、发展快、高风险的学生推送预警和就医指导。

    全场景防控、标准化引领,探索构建学生视力防控标准体系。重点是全面开展近视防控标准化的对标达标实践和建标创标探索,严格对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利用两个暑假对全市近2.4万间教室实施灯光照明标准化改造,采购与更换可调节课桌椅31.8万套,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64亿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